历史百科网

大脖子药


药材名称:大脖子药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基源:为苦苣苔科尖舌苣苔属植物尖舌苣苔的根。尖舌苣苔属全世界约12种,我国约2种。

原植物:尖舌苣苔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又名歪冠苦苣苔(《中药大辞典》)。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高18~40cm,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分枝或不分枝。叶互生;叶片草质,狭卵形,长4~12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极斜,一侧近楔形,另一侧近耳形,边缘全缘,上面在边缘之内疏被短伏毛,下面无毛,侧脉在狭侧5~8条,在宽侧8~13条;叶柄长0.5~1.5cm,无毛。花序长3~12cm,顶生花序有多数花;花序轴上部及花梗被极短的伏毛;苞片线形,长2.5~3mm,无毛,常带蓝色;花梗长1~3mm;花萼带蓝色,长约5.5mm,5浅裂,仅裂片边缘被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筒长3.5mm,裂片三角形,长约2mm;花冠蓝紫色,长约10mm,只在内面口部突起处有短毛,其它部分无毛;筒长约5mm,口部直径1.5~2mm;上唇长约2mm,裂片宽卵形或半圆形,下唇长约5mm,椭圆形,3浅裂;雄蕊2,位于前方,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3.5mm处,线形,长约2mm,花药长约1mm,2室近平行;退化雄蕊2,位于后方,着生于距花冠基部3mm处,长约0.8mm,雌蕊长约6.5mm。种子长椭圆形,长约0.3mm,花期7~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9卷.576页.图版159:3-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中或陡崖阴处。分布于云南、贵州。

生药

采集: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微咸,平。

功效:消瘿理气。

主治:甲状腺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泡酒,30~60g。外用:浸酒涂。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贵州民间药物》:“治甲状腺肿大:大脖子药180g,泡酒服,并擦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脖子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03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