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薄膜成纤

[拼音]:bomo chengxian

[外文]:film fibrillation

成纤聚合物经熔融挤压成膜再加工成为纤维的方法。这种技术创自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薄膜成纤工艺的优点是: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厂房面积小,不需要高层建筑,效率高,成本低廉。产品一般用于工业,如制造地毯(面毯和底布)、绳索、渔网、粗缝纫线、无纺织布、包装袋布、家具布、人造草坪、水坝和建筑增强材料等。也可切成 6旦左右的短纤维制做混纺或纯纺织物。工业上使用薄膜法最多的聚合物是等规聚丙烯纤维,其次是聚酯纤维、低压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等规聚丙烯纤维约有50%是用薄膜成纤法生产的。聚丙烯薄膜成纤的工艺流程是:先将聚丙烯切片溶融挤压成薄膜骤冷凝固,然后切割成适当宽度的细条,再进行拉伸,使聚丙烯大分子沿轴向取向排列,然后定形并卷绕成筒。制膜有挤片(水冷)、吹塑(空气冷却)或铸膜等方法。聚四氟乙烯的薄膜则先烧结成圆柱体而后切削成膜。根据成纤工艺的不同,薄膜成纤的产品分为切割纤维和膜裂纤维两大类:

(1)切割纤维:挤片或吹塑的膜片用等距离刀片切割,经拉伸、定形后制成断面为矩形的狭条,又称切割扁丝,主要用于编织包装袋布。

(2)膜裂纤维:70年代新发展的品种。一般采用薄膜原纤化工艺。这种工艺利用单向拉伸后、取向度高的聚丙烯薄膜自身劈裂的现象,将已制得的切割扁丝经过开纤作用劈裂成较细的网状纤维。开纤可以采用机械方法或者气流原纤化方法。工业上大多采用针辊法。流程是:

薄膜成纤还有加发泡剂和聚丙烯聚乙烯混合成膜等化学方法,也有采用沟槽模头和压纹等机械方法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越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薄膜成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越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97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