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椿白皮


药材名称:椿白皮

名称出处:《食疗本草》

概况

异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

基源:为楝科香椿属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香椿属全世界约15种;我国有3种,都可作药用。

原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又名猪椿(《孟诜》),椿(《唐本草》)。

历史:《唐本草》首载,“椿木叶”与樗木根合条(樗木又名臭椿)。吴其浚曰:“椿《唐本草》始著录,即香椿,叶甘可茹,木理红,实俗名红椿”。据《植物名实图考》之香椿图,应认为是本种。

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m;树皮赭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干时红褐色,无毛,具皮孔。双数羽状复叶,长30~50cm,有特殊气味;小叶10~22,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2.5~4cm,基部偏斜,先端尾尖,边缘有疏锯齿或稀全缘,除背面脉腋偶有束毛外,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无毛或被小柔毛;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深褐色,先端开裂为5瓣,果瓣薄;种子上部有膜质翅。花期6~8月,果期10月以后成熟。(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73页.图2876)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溪旁或疏林中,常栽培于村旁或庭园中。几分布于我国各地。朝鲜也有。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变黑。药材产于陕西、四川、湖北、贵州。

鉴别:椿根白皮块状或长卷形,厚薄不一,外表面为红棕色,内表面有毛须。质轻松,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

椿木皮又名春尖皮,树皮长片状,外表面红棕色裂片状,有顺纹及裂隙,内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质坚硬,断面显著纤维性。稍有香气,味淡。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树皮含川楝素(Toosendanin)、洋椿酮(Cedre-lone)、甾醇、鞣质。

参考文献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28。

药性

性味:苦、涩,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本草经疏》:“苦,微寒。” ③《本经逢原》:“甘,平。” ④《医林纂要》:“苦、甘、涩,寒。” ⑤《新华本草纲要》:“根皮:苦、涩,性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功效: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开窍,止痢。

主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 ①《雷公炮炙论》:“利溺涩。” ②《唐本草》:“主甘。” ③孟诜:“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 ④《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 ⑤《分类草药性》:“治下血,吐血;发表散寒,攻小儿痘疹。” ⑥《我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痔疮,跌打损伤,接骨,消伤肿痛。” ⑦《四川常用中草药》:“能发表,透麻疹。” ⑧《新华本草纲要》:“用于痢疾肠炎,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使用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丹溪心法》:“治湿气下痢,大便血,白带:椿根皮120g,滑石60g。上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100丸。” ②《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胃溃疡出血:椿芽木皮烧存性、金银花各24g。水煎服。” ③《食物中药与便方》:“治滴虫性 炎:椿根皮、千里光、蛇床子各30g。煎水,作 冲洗。” ④《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尿路感染:椿根皮、车前草各30g,川黄柏9g。水煎服。” ⑤《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跌打损伤:椿树根皮(鲜,去粗皮),用湿纸包裹于灰中煨熟,捣烂敷伤处,或椿树根皮熬成膏加陈醋少量(约椿根皮的一半)调和,搽涂患处。” ⑥椿根红花汤(《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内痔出血:椿根白皮30g,草红花10g,当归10g,灯芯草10g,竹叶10g,粉甘草10g,红糖120g,黄酒750ml,用水300ml,与黄酒、红糖及各药共煎汤至150ml,分早、中、晚3次服完,饭前1小时服。重症连服4剂,轻症连服2剂。 ⑦椿根白皮煎(《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直肠溃疡引起便血:椿根皮120g,绿豆芽120g,生白萝卜120g。先将绿豆芽、生萝卜榨取鲜汁,加入切碎的椿根皮,水300ml同煎至200ml,滤汁去渣,冲入黄酒60g,临睡前温眼。小儿酌量。

单方应用:①《经验方》:“治脏毒、赤白痢:香椿皮研末,1次3g,开水冲服。”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淋浊,白带:椿根白皮60g。水煎服。” ③《岭南采药录》:“治腹中痞块:香椿白皮1000g(切碎)。入锅内煎水,去渣熬成膏,摊在布上,先以姜擦去腹部皮肤垢腻,以火烘热药,贴痞块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俟其自落,或麝香少许,贴后,周围破烂出水。” ④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香椿树根皮18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朱震亨:“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泻痢、浊带、精滑、梦遗诸证,无不用之。有燥下湿及去肺胃陈痰之功,治泄泻有除湿实肠之力,但痢疾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宜入丸散,亦可煎服,不见有害。予每用炒研糊丸,看病作汤使,名固肠丸也。” ②李时珍《纲目》:“椿皮色赤而香,樗皮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效则异,正如茯苓、芍药,赤白颇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此心得之微也。”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椿,《本经》味苦,有毒。甄权言微热。震亨言凉而燥。然考其用,必是微寒苦燥之药。《本经》主甘及洗疥疮风疽;藏器去口鼻疳虫疥者,因肠胃有湿热,故现是证,苦凉而燥,所以外治皆得也。藏器又主杀蛔虫蛊毒下血及赤白久痢;《日华子》治肠风泻血;萧炳云,得地榆主疳痢;孟诜云,止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赤带,皆取其苦能燥湿,寒能除热,涩能收敛之功耳。” ④赵其光《本草求原》:“椿根气平,色赤而香,樗根气寒,色白而臭,二者皆苦能燥湿泻热,涩能收阴实肠,治湿热为病,泻利、浊滞、精滑梦遗、便数诸证,燥痰湿,去疳虫。但椿涩胜,久痢血伤者宜之;樗苦胜,暴痢气滞者宜之。按古方治带浊、下痢血痢,都是用椿皮者多,而樗皮少用。其功专在于燥以达阳,涩以收阴,使阳不陷于阴中,而诸证自除。凡患湿热,必病于血,正不以入气入血区分也。故肠风下血,有用臭椿皮同苍术、枳壳治者,此可见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椿白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88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