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黑萼棘豆


药材名称:黑萼棘豆

名称出处:《藏药志》

概况

异名:萨完、色昂( )。

基源:为豆科棘豆属植物黑萼棘豆全草。

原植物:黑萼棘豆Oxytropis melanocalyx Bunge

历史:本品为藏药“萨完”的几种原植物之一。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25cm。植株被贴伏糙毛。单数羽状复叶,长5~15cm;小叶9~25枚,卵形至卵披针形,长0.5~1cm,宽0.1~0.4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两面被黄柔毛,叶轴疏被黑白色杂柔毛;托叶基部连合。总状花序长8~14cm;花3~8朵;花萼钟形,萼齿三角形;花冠蓝色,旗瓣方圆形、近菱状,先端有凹,具爪,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被毛。荚果长圆形,长约1.5cm,膨胀,表皮纸质,密被黑白色杂柔毛。花果期7~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8页.图258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0~5000m河滩、高山草甸或草地。分布于青海、甘肃、 及云南、四川等省区。

生药

采集:8~9月采收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甘、淡,温。”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甘,温。”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肾,脾,膀胱经。”

功效:排毒医疮,利尿消肿。

主治: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腹水,皮水,风疹,丹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外用熬膏治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8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黑萼棘豆12~18g。水煎服。”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创伤:黑萼棘豆熬膏外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炎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黑萼棘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炎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86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