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锦灯笼
名称出处:《我国药典1990年版》
概况异名:酸浆(《本经》),红姑娘(东北、河北、北京、天津),天泡果(四川),打拍草、灯笼花(《救荒本草》)。
基源:为茄科酸浆属植物挂金灯的干燥缩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原植物:挂金灯Physalis alkekengi L.var.franchetii(Mast.)Makino(P.franchetii Mast.;P.francheti Mast.var.bunyardii Makino)
历史:酸浆始载于《本经》。陶弘景云:“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病多效。”《纲目》云:“酸浆,以子之味名也。……燕京(今北京)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再参考其附图,即是本品。”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地上茎直立,高35~80cm,茎下部常带紫色,上部不分枝而略作“之”字形曲折,节间略膨大。叶在茎下部者互生,在中、上部者常二叶同生一节呈假对生;叶柄长1.5~3cm;叶片广卵形,长6~12cm,宽5~9cm,先端尖,基部圆形至楔形而骤狭下延至叶柄上部,叶缘不规则波状或具疏浅缺刻。花单生叶腋,长0.8~1.6cm,花萼钟状、绿色,长5~6mm,萼齿5,三角形;花冠广钟状,白色,直径1.5~2cm,裂片5,阔而短,外有短毛;雄蕊5,短于花冠,花丝基部扁阔,着生于花冠近基部,花药黄颜色,纵裂。果梗长2~3cm;宿萼呈阔卵形囊状,直径2.5~3.5cm,橙红色至朱红色,薄革质,先端尖;浆果封于宿萼囊中,球形,直径1.5cm,橙红色至朱红色,光滑。种子多数,扁平阔卵形,黄颜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39页.彩图39)
生境与分布:常生于田野、沟边、山坡草地、林下或路旁水边;也有栽培。除我国 外,各省、区广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
生药栽培:宜温暖、潮湿的环境,能耐寒。一般肥沃、湿润的壤土均可种植。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按株行距33×26cm开浅穴,点播。将种子拌入细土后疏播,每亩用种量0.5kg左右。播后覆薄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每穴定苗1~2株。生长期中.用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追肥1~2次。干旱时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开花。
采集:秋季宿萼自基部至先端由绿变红时,连同浆果摘下,除去或保留浆果,晒干。药材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
鉴别
性状:本品常被破碎或压扁。完整的宿萼膨胀如具五角的阔卵形囊状物,长3~4cm,直径2.5~3.5cm,橙红色至朱红色,有时中、上部色较浅;表面具纵肋10条,肋间网状脉明显,先端尖、闭合或5微裂,基部平截或略内凹,着生长2~3cm的果梗。体轻、薄革质。如浆果未除去,撕去宿萼,可见浆果1枚,完整者圆球形,直径1.2~1.5cm,表面光滑,橙红色至朱红色,但常干瘪或压破,基部与宿萼基部相连;种子多数,扁平阔卵形,具钩状小尖头,长近2mm,淡黄颜色,表面密布细微网纹。气微,略似烟草,宿萼味淡而微辛、苦,浆果微甜而微酸。以个大、整齐、色鲜红者为佳。
显微 宿萼(中部)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皆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下表皮有少数腺毛、非腺毛与气孔。主脉上凹下凸,上、下表皮内侧各有少许厚角细胞,维管束半月形、双韧形。叶内分化不明显,细胞为长多角形,其内充满橙红色颗粒,细胞间隙大形,以叶肉的下半部为多。浆果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长径58~85μm,短径8~9μm,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广阔,其中散有小形双韧形维管束,导管直径12~20μm。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为1列石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类方形,径向长48~54μm,壁作u字形增厚,外壁甚薄,非木化,常皱缩,侧壁及内壁均增厚并木化;石细胞层顶面观呈网状,细胞为不规则多角形,长径110~160μm,短径25~98μm,壁波状弯曲,互相镶嵌。石细胞层下方为若干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皆已颓废破碎。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有大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胚根及子叶位于横切面两端,其组织皆已略有分化。(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73、674页.图427、429、43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含酸浆苦素A(Physalin A)、酸浆苦素B、酸浆苦素C、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1]。
浆果含甾醇类化合物: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油的不皂化物中分离得多种4α-甲基甾醇,主要为禾本甾醇(Gramisterol)和钝叶醇(Obtusifoliol)等,此外,还有胆甾醇和24-乙基胆甾醇等多种4-酰甲基甾醇,以及多种三萜-3β-一元醇:环木波罗烷醇(Cycloartanol)、环木波罗烯醇(Cycloartenol)和羊毛脂-8-烯-3β-醇(Lanost-8-en-3β-ol)[2]。另外,果实中还含有枸橼酸、草酸、维生素C和酸浆红色素(Physalien);花萼含α-胡萝卜素、酸浆黄质(Physoxanthin)及叶黄素(Lutein)等[3]。
参考文献[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32。[2] 中药志.第3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70。[3]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79。
药性性味:酸、苦,寒。 ①《别录》:“寒。” ②《滇南本草》:“微温,咸。” ③《纲目》:“酸,平。”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酸、苦,寒。”
归经:肺、脾经。 ①《陕西中药志》:“肝、脾经。” ②《闽东本草》:“肺、脾经。” ③上海中医学院《中药学》:“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
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黄疸,水肿,小便不利,天疱疮,湿疹。 ①《本经》:“治产难。” 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 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 ④《嘉祐本草》:“主骨蒸。” 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 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咽,化痰利尿。治急性扁桃体炎,咽痛,音哑,肺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吹喉。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湖北中草药志》:“治咽喉肿痛,白喉:挂金灯、板蓝根、蒲公英各15g,水煎服。或酸浆根30g,土牛膝15g,水煎服。” ②《湖北中草药志》:“治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挂金灯15g,牛蒡子、玄参各12g,甘草6g。水煎服。”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喉炎:天泡果研末3g,加冰片0.3g,吹喉部。” ④《贵阳民间药草》:“治尿路结石:天泡果15g,龙胆3g,草药(红茯苓)9g,香樟根3g,生车前草15g。煎水服。” ⑤《长白山植物药志》:“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酸浆10个,甘草5g。水煎服。” ⑥《长白山植物药志》:“治肺热喘咳:酸浆皮7个,冰糖50g,陈皮15g。用开水泡装(新的)暖水瓶中,代茶饮(1日量)。”
单方应用:《贵阳民间药草》:“治天蛇头(指尖痛):天泡果套在指上患处。”
参考文章锦灯笼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锦灯笼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锦灯笼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锦灯笼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锦灯笼的介绍观赏园艺锦灯笼的作用用途观赏园艺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跃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锦灯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跃;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