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aikong dianzhan
[外文]:space generation station
设置在距地面几万公里高空的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由于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大幅提高(至80年代末,已达20%左右,近期可达36%,理论极限值为38~42%),航天飞机的运行成功,使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设想的这种电站有可能于20世纪末期实现。199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能源部已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造首座太空电站,容量为500万千瓦。其工作原理是在太空电站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转换为微波能。由太空电站向地面定向传输微波能,地面站接收微波能后经变电站转换成工频交流电,并入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
首座太空电站的太阳能电池组宽 50公里、长100公里,每天可24小时连续工作(不受气候影响)。太空电站不需提供燃料和水,没有灰、尘、热污染等环境问题,微波输电的定向性很强,即使在地面站接收天线(约有几个足球场大)附近,微波泄漏量也可保持在国际规定的微波炉安全标准内,即不超过10毫瓦/厘米2,不会使地面站附近居民受到伤害。为进一步确保安全,还专门设置一种失效保护装置,以便万一太空电站与地面站失去联络功能时,微波束立即在太空自行扩散,不使传到地面。太空电站以上述优点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高技术、高效率的新能源装置,在21世纪会得到大的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琬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太空电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琬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