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onglu yunshu
[外文]:highway transportation
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世界各国现代公路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不过汽车运输既在城市间、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公路上进行,也在城市内道路上进行,因此,汽车运输包括公路运输和城市内汽车运输。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划分主要出于行政管理上的需要,两者在运输组织方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发展概况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利用各种驮兽、畜力车和人力车在陆路上运输人员和物资。汽车工业和公路建设事业兴起以后,公路运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始于19世纪末,比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晚得多。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在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已有后来居上之势。公路运输按运输对象可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按照业务性质划分,分营业性(公用)运输和非营业性(自备车)运输。营业性运输一般分别由国家、集体和私人经营;非营业性运输所拥有的汽车数量在各国汽车保有量中都占极大的比例。
公路运输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兴起阶段: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公路长度有限,质量不高;汽车数量少,性能差,效率低。在各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只是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辅助手段,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业务。
(2)发展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资本国家一方面组织失业者从事公路建设,使公路长度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并在30年代开始兴建高速公路;另一方面,把一些军用工业改为民用工业,促进了汽车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轿车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力车和畜力车逐步地被淘汰。公路运输不仅是短途运输的主要力量,而且在长途运输方面开始同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竞争。
(3)繁荣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都先后建成比较完整的公路网,公路质量不断改善,而且还建成了许多高速公路。加上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为公路运输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已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运输业中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公路运输起着主导作用。
80年代初,全世界公路网的长度为2000万公里左右,约占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网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约3.3亿辆,其中轿车约占78%,载货汽车约占21.5%,客车约占0.5%。1980年几个国家的公路里程和汽车保有量、公路密度和汽车密度见表1和表2。
1949年我国成立时,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为8.07万公里,拥有民用汽车5.0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3.25万辆。至198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为 91.51万公里,民用汽车为232.63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69.44万辆),分别为建国时的约11.3倍和45.9倍。
在公路运输中,车和路是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是车和路的使用者。人、车、路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错综复杂关系。为了研究和正确处理这种关系,使三者获得较佳配合,从而发挥很高的运输效能,达到安全、经济、迅速、便利和舒适的目的,在公路运输领域中,30年代初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交通工程(又称运输工程)。内容包括公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公路运输学、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学、材料学等。50年代以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发展,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公路运输进行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特点和作用公路运输同其他运输方式比较,有以下一些优点:
(1)汽车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深入到工厂、矿山、企业、机关、学校、铁路车站、码头、居民点、农村和山区等,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运达速度快。汽车运输不仅是短途客货运输的主力,而且是部分货物(如高价值货物、鲜活易腐货物和集装箱等)的中长途运输的重要力量。它既能完成零星运输业务,又能承担大宗运输业务。在现代各种运输工具中,汽车使用最广。
(2)公路运输网纵横交错、干支结合,比其他运输网稠密得多,因而公路运输不但是点与点之间的运输,而且可以说是面上的运输。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起着动脉的作用,又具有毛细血管的功能。
(3)公路运输事业投资较少(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则较大),回收快,设备容易更新,易于经营管理。
(4)一般公路的技术要求较低,受到破坏时,较易修复。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公路运输不论在平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是在战时的军事运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50年代初以来,随着各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以及公路运输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公路运输的运输量迅速增长。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不少国家的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增加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客运方面,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客运量和总旅客周转量的90%左右;在苏联和印度也占40%以上,与铁路运输完成的这两项运输量大体相当。在货运方面,50年代初起,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一般都大于各自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完成的货运量,在欧洲许多国家中已占各种运输方式总货运量的80%左右;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货物总周转量中所占的比例,除苏联和美国外,一般都远远超过铁路运输。
各国公路运输业的生产总值及其从业人员,为数可观。从70年代初到现在,公路运输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公路运输业(包括公路建筑和养护,汽车制造和运输,汽车燃料和润滑料、轮胎、配件的生产和销售等)每年的产值都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8%。同期,公路运输业的从业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在美国约为20%,法国约为17%,联邦德国约为15%。
公路运输同其他运输方式比较,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是运输工具装载量小,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排放污染物和产生噪声污染等(称为汽车公害)。在轿车数量大的国家中,交通事故和汽车公害特别严重。美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70年代初同60年代初比较,公路交通事故(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下同)死亡人数的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各该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从70年代中期起才有所减缓,但伤亡人数依然可观。美国在70年代中后期,每年因公路交通事故约有5万人死亡,200万人受伤。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死于公路交通事故的人数为25~30万,受伤人数约1000万,其中重伤约300万人。汽车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微粒(铅、碳及其他金属微粒)等污染物,在有些国家中,占大气中的污染物总量50%左右。美国、日本都曾发生过因汽车排气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严重事件。汽车发动机、风扇、轮胎和排气系统产生的噪声干扰公路附近居民安宁生活,甚至导致多种疾病。
运输管理公路运输管理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前者是指 的管理部门制定规划、方针和政策,颁行有关法令和规章,管理公路运输事业;后者是指公路运输业务单位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利用一定的手段,组织、指挥和监控运输业务的经营。
各国 的公路主管部门在运输管理方面制定的法令和规章主要有五类:
(1)申请经营公路运输业务的法律和条例;
(2)公路货物运输规章;
(3)公路旅客运输规章;
(4)公路客货运输收费(包括运价、货物装卸费用和其他费用)规则;
(5)交通安全和防治汽车公害的有关规定。汽车运输发达国家现在对交通安全和防治汽车公害都非常重视,在各级 中设置专门机构。美国在联邦运输部内设“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日本在内阁总理府设“交通对策本部”,由内阁官房长官任主任,有关的部、厅首脑20多人任干事,在都、道、府、县一级建立相应的科、室;法国内阁中建立“道路安全部际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公路安全的政策、规划和措施。汽车运输发达国家都按照不同的车种、车型规定汽车噪声和排放污染物的限制标准,并且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和惩罚办法。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 还通过考核公路运输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公路运输进行全面管理。我国交通部规定,所有公路运输企业都应考核产量、质量、燃油、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流动资金占用、车辆完好率和车吨产量等经济技术指标。
公路运输的生产点多面广,流动分散;服务对象千家万户;运输条件经常变化。一般大中型运输企业必须有强有力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机构,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这些运输企业里,一般除设有人事、劳动工资、财务、材料等部门外,还设置营业、运务、站务、机务部门。营业部门负责调查本地区物资和旅客的流向、流量、流时及其变化规律,制定运输计划,签订运输合同或协议,办理承运手续,结算、收取运输费用和其他费用。运务部门根据不同的运输任务和条件,编制期限长短不一的汽车运行作业计划,以及相应的行车时刻表,合理调度和组织车辆运行,安排货物装卸工作。站务部门是公路运输企业的基层生产单位,也在车站所在地进行客源和货源的调查分析工作,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并为车辆驾驶员提供生活服务,为车辆提供运行材料(燃料、润料、轮胎等)和技术服务,调查和处理商务事故。机务部门负责车辆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包括车辆装备管理和技术档案的建立,车辆调拨、封存和启用,车辆报废和改装,车辆的保养维修等。
在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电子计算机和无线电通信设备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运务部门在组织运输生产,特别是车辆调度工作中,计算机被用来按照托运单给各个车队(或班、组、单车)合理地分配货运任务,选择车辆调度的较佳方案,编制车辆的运行作业计划,并通过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监控车辆运行和客货运输情况。机务部门用计算机贮存车辆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借以了解每一辆车的具体情况,并用来编制车辆保修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公路运输企业的其他部门则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各种报表和单据,以提高统计和财务核算等工作的效率。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是使用电报、传真和无线电话传递数据、资料、报表等,并供调度部门与在途汽车驾驶员进行业务联系之用。有些公路运输企业还将电子计算机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两者结合起来,组成遥控调度指挥系统,实现汽车运输组织和管理的自动化。
运输组织公路运输的组织和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将车辆出租给个人或部门定次、定程或定期使用;依照运输合同或协议,派车完成运输业务;组织定线、定站、定时的客货运班车;根据千家万户托运货物的要求,调派车辆,组织车辆合理运行。在上述组织方式中以之后一种最为常见,组织工作也最为复杂。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路运输组织工作的繁简程度,与它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公路长度和汽车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就世界范围而言,公路运输组织工作特别是其中的货运组织工作,为了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组织形式和方法越来越趋于多样化。50年代初,公路运输组织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以广泛发展汽车集装箱运输、拖挂运输、集中运输、联合运输以及实现货物装卸机械化为特征。
集装箱运输是杂件货运输形式的重大改革。既是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联运的好形式,又是汽车直达货运的好形式。目前,世界各国的国内集装箱陆上运输,许多国家仍以铁路为主,以汽车作接运工具;而在汽车运输发达的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则以汽车运输为主。有些国家在集装箱通过量较大的交通枢纽或港站附近设立集装箱内陆中转机构,办理集装箱货物的分理、拼箱、装箱和拆箱等业务,并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组织集装箱的联运。我国汽车集装箱运输创办于50年代,但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是承担水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的集散业务。汽车直达集装箱运输正在开始发展。
拖挂运输是以汽车列车取代普通载货汽车运输货物。在汽车轴负荷、公路和桥梁承载能力有所限制的情况下,实行拖挂运输可以增加车辆的载重量。与同吨位的单辆汽车相比,汽车列车具有轴负荷小,耗用金属少,造价低,装货面积大等优点,因此拖挂运输发展很快。在拖挂运输中,大多数国家主要发展牵引车拖带半挂车。我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拖挂运输,现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少数城市主要采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其他省市仍主要采用汽车拖带全挂车的汽车列车。许多国家的汽车运输企业为提高牵引车的时间利用程度,充分发挥运用效率,配备了大量的半挂车,有些企业半挂车和牵引车的比例为3:1或4:1。有些公路运输发达的国家,以重型汽车列车承担中、长距离的运输,在城镇周围设置货物转运站,以中、小型汽车集散货物。
集中运输是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 德国、波兰等国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汽车货运组织形式。它的特点在于:当货物须从一个发货点运给多个收货点,或从多个发货点运往一个收货点时,都集中由一个汽车运输部门来完成。这种运输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各收、发货单位无须自行派车取送;避免车辆到发拥挤、长时间等待装卸,以及运力和人力的浪费;有利于统一调度车辆和组织循环运输;可以减少车辆空驶、亏载和货物的对流运输;为使用汽车列车、专用汽车和装卸机械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北京、上海于1960年前后,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青岛市于70年代后期也采用这种货运组织形式。但名称各异,北京称为“包发货点送货制”。
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始于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得到广泛发展。旅客或货物联运,一般都在托运时一次付清费用,办妥手续,到站(港)中转。货物联运除使用集装箱外,还采用“载车运输”方法(铁路运输中称“驮背运输”,水路运输中称“滚装运输”或“开上开下运输”)。此法是用牵引车将载货的半挂车拖上船舶或车皮,半挂车连同货物运到指定港站后,再另用牵引车拖下运往目的地。由于牵引车与半挂车摘挂方便,没有装卸作业,船舶或列车在港站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港站装卸设备投资也可减少,从而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载车运输”方式也有缺点,一是在铁路和水路运输区段半挂车不能发挥它的效能;二是与水路联运时,船舱容积的利用率较低。
装卸是货物运输中旷时费事的重要环节。在公路货运组织工作中,特别在发展集装箱运输、集中运输和联合运输等组织方式时,各国都十分重视使用装卸机械(带动力的机械和无动力的简单机械)。联邦德国、荷兰、瑞典、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和我国几个大城市公路运输的货物装卸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固定的装卸点配备通用的起重机、装载机、叉车等设备和用于罐车装卸的固定泵组或气力输送装置,以及便于进行装卸作业的各种找平装置,在汽车上配备随车装卸机械(包括随车装卸机、罐车的随车泵组),发展自卸汽车和货箱拦板可以升降的汽车等,是装卸机械化的重要内容。
发展动向公路运输现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国的公路长度和汽车数量逐年增加,公路质量和汽车技术性能不断改善,运输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铁路和水路的长途客货运输越来越多地为公路运输所代替。各国汽车旅客和货物的平均运距都在逐步延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保持这种势头。
各国公众对改善交通安全和防治汽车公害普遍表示关注。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建立和健全专门管理机构,充实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不惜花费巨额经费,采取种种技术措施,增添各项设备,千方百计加强交通安全,竭力减少交通事故,对汽车排放物和噪声的限制已越来越严格。
节约汽车能耗,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重视。一般趋向于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运输的组织管理工作,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和汽车驾驶技术;改善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热效率;研制新型发动机和高能蓄电池等动力装置;继续探索适合汽车使用的新能源,如合成燃料、甲醇、乙醇和氢气等。
在公路货运方面,一些行之有效的运输组织方式将会进一步发展,并日趋完善。货物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也会继续提高。有利于提高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车种和车型将会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汽车的载重量向大小两头发展,各国载货汽车的吨位结构中,用于干线运输的重型车辆和用于城市零星货物集散的轻型车辆,比例都在增大,中型车辆的比例逐渐降低。其次,由于柴油机比汽油机的燃料经济性好,污染物排放量少,使用寿命长,中型汽车继重型汽车之后将更多地装用柴油机。另外,保证运输质量、节约货物包装材料、提高货物装卸效率的专用汽车和能够加速周转的快速车辆将会继续获得发展。
在公路客运方面,最明显的趋势是发展公共客运。从事公共客运的大客车和轿车比较,平均每一乘员占用的道路面积小,能源耗费少,单位时间的客流量大。多用公共客运车辆,特别是大型客车,既可减少公路上的车流密度和交通阻塞,又可降低能耗和运输费用,减少汽车公害。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公共客运。一方面,采取种种措施多方限制私人客运工具发展;另一方面,对公共客运在经济上给以扶植,在交通管理上予以优遇。美国决定在80年代拨款 130亿美元作为发展公共客运的补贴。各国还注重研制大型、舒适、美观的新型大客车;同时改进营运方式,提高公共客运的可达性和接近性,便利旅客搭乘。
参考文章我国公路运输(highwaytransportationin China)我国地理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笑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公路运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笑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