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蜀葵叶薯蓣


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龙骨七(贵州),生塔(云南中甸藏语),细山药(云南武定)。

基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的根状茎。

原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Knuth(D.platanifolia Prainet Burkill)

形态: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细长条形,分枝纤细。茎幼嫩时具稀疏的长硬毛,开花结实后近于无毛。单叶互生,有柄,通常比叶柄长;叶片宽卵状心形,长10~13cm,宽10~13cm,顶端渐尖,边缘浅波状或4~5浅裂,表面有时有毛,背面脉上密被白色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有梗,长2~5mm,常由2~3朵集成小聚伞花序再组成总状花序,有时花序轴分枝形成圆锥花序;花被碟形,基部连合成管,顶端6裂,开花时裂片平展,雄蕊花丝较短,有时弯曲。雌花序穗状,有花40朵或更多,单生或2~3个簇生叶腋;退化雄蕊丝状或无。蒴果三棱形,长约2.5cm,宽约1.5cm,基部渐狭,顶端稍宽大,表面草黄颜色,有光泽;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基部,向顶端有斧头状的宽翅,长约8mm。花期6~8月,果期7~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556页.图794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坡沟旁或路边的杂木林下或林缘。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

生药

采集:秋、冬季采挖,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化学性质

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含量为0.31%~2.30%[1],β-谷甾醇(β-Sitosterol)、薯蓣皂甙元棕榈酸酯(Diosgenin palmitate)、△3,5-脱氧替告皂甙元(△3,5-Deoxytigogenin)、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皂甙(Gracillin)[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17。[2] 药学学报 1984;19(10):799。

药性

性味:辛,温。 ①《中药大辞典》:“辛,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平。”

功效:舒筋活络,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积食饱胀,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风湿麻木:龙骨七、大风藤各30g。煨水服。” ②《贵州草药》:“治跌打损伤:龙骨七60g。泡酒500ml,每服15~30g。” ③《贵州草药》:“治积食饱胀,消化不良:龙骨七3g。研末,开水吞服,每日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令欣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蜀葵叶薯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令欣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68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