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瓜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异名:锦荔枝、癞葡萄(《救荒本草》),红姑娘(《群芳谱》),癞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羊(《泉州本草》),麻坏(西双版纳傣语)。
基源: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的果实。
原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又名凉瓜(广州)。
历史:苦瓜始载于《救荒本草》,名“锦荔枝”,“癞葡萄”。李时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又曰:“苦瓜原出南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出苗引蔓,并如葡萄而小,七八月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结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瘰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自裂,内有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所述及其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被柔毛。卷须细,长达20cm,被毛。叶柄长4~6cm,初有白色柔毛;叶片卵状肾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4~12cm.5~7深裂,边缘具粗齿或不规则小裂片,脉上被毛。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叶腋,花梗长3~7cm,中、下部具1苞片,苞片肾形,两面被毛,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颜色,裂片倒卵形,长1.5~2cm,被柔毛,雄蕊3,药室二回折曲;雌花也单生,花梗长10~12cm,子房纺锤形,密生瘤状突起。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0~20cm,多瘤皱,熟后橙黄颜色。顶端3瓣裂。种子长圆形,具红色假种皮。花果期5~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59页.图6131)
生境与分布: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也广泛栽培。
生药采集:秋后采取,切片晒干或鲜用。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
鉴别:苦瓜片呈椭圆形或矩圆形,厚约2~8mm,长3~15cm,宽0.4~2cm,全体皱缩,弯曲,果皮浅灰棕色,粗糙,有纵皱或瘤状突起。中间有时夹有种子或种子脱落后留下的孔洞。质脆,易折断。气微,味苦。以青边,肉白,片薄,子少者为佳。
化学性质含甾体皂甙、豆甾醇皂甙、△5,25-豆甾-烯醇及其β-葡萄糖甙、△7-甾醇和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的植物甾醇。未成熟果实含苦瓜皂甙(Momordicoside)G,F1,F2,I,K和L。其中Momordicoside K和L味苦,而F1,F2,G和I无苦味。未成熟果实尚含内源性细胞分裂素:玉米素和玉米核苷[1]。又谓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的混合物。还含5-羟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2]。又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Fe、Ca、Mg、Ti、Na、Cu、Ni、Pb、Sr、F、P等[1],又含α-苦瓜籽蛋白(α-Momorcharin)[3]和omordin(一种种子中的蛋白,分子量为24,000)[4]。
参考文献[1]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0;5(2):62。[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3。[3] CA 1984:101:33396r。[4] CA 1976:85:198159e。
药理①抗生育作用 苦瓜种子中的一种糖蛋白α-苦瓜籽蛋白8mg/kg ip,于小鼠受孕的d1~3给药,50%小鼠不能成孕[1]。α-苦瓜籽蛋白0.13,0.50、2.00,8.00μg/ml对体外培养的人胚滋养层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时间越长,浓度越大,损伤越严重,滋养层细胞分泌绒毛膜 (HCG)功能受抑制,同时对蜕膜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作用,实验表明,α-苦瓜籽蛋白具有直接损伤滋养层细胞以及毒害蜕膜细胞而达到抗早孕的作用[2]。苦瓜浸膏1.75g,连服60d,可引起犬睾丸功能损害, 发生减少,睾丸核糖核酸及蛋白质含量均减少[3]。 ②降血糖作用 苦瓜果实中提得不含氮的中性物质,15mg/kg iv,可使饥饿兔血糖降低,5mg/kg iv,使麻醉猫血糖下降[4,5]。 ③抗癌作用 苦瓜水提物25-400μg/ml对大鼠前列腺未分化腺癌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400μg/ml可完全抑制癌细胞生长;苦瓜水提取物也抑制胸腺嘧啶参入DNA;一般认为细胞的生长,DNA及RNA的合成均与细胞内GMP系统有关,而肿瘤组织内GMP环化酶活性高于正常组织,苦瓜水提物对正常前列腺组织,分化好的前列腺癌细胞及未分化的前列腺癌细胞的cGMP水平,均能使之降低[6],这可能是其抗癌作用的机制。苦瓜种子中成分Momordin 50μg/kg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完全抑制其生长的作用[7]。 ④其它 苦瓜凝集素可以凝集人红细胞(O型),凝集浓度为0.5μg/ml[8],24ng/ml[9]。苦瓜籽蛋白有免疫抑制作用[5]。
参考文献[1] CA 1984;101:33396r。[2] 我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1;5(3):200。[3] Planta Med 1978;34(3):280。[4] CA 1966;65:14300g。[5] CA 1987;107:51621p。[6] Proc Nat[ Acad Sci USA 1978;75(2):989。[7] CA 1976;85:198159e。[8] CA 1979:90:83627s。[9] Biochem J 1979;182(2):633。
药性性味:苦,寒。 ①《滇南本草》:“苦,寒,平。” ②《纲目》:“苦,寒。” ③《本经逢原》:“生则性寒,熟则性温。”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心、脾、胃三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肝、肺。”
功效:清暑涤热,明目,解毒。
主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①《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②《生生编》:“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③《本草求真》:“除热解烦。” ④《随息居饮食谱》:“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⑤《泉州本草》:“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煅存性研末。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滇南本草》:“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泌尿道感染:苦瓜、苦丁茶各30g,黄荆子15g,通草9g。水煎服。” ②《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沙眼:苦瓜(取大而熟者)1个,去子留瓤,装入芒硝15g,悬于当风处,数日后瓜外透霜,刮取备用。每用少许点眼,早晚各1次。”
单方应用:①《滇南本草》:“治眼疼:苦瓜煅为末,灯草汤下。” ②《滇南本草》:“治胃气疼:苦瓜煅为末,开水下。” ③《泉州本草》:“治痈肿: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④《福建中草药》:“治烦热口渴:鲜苦瓜1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⑤《福建中草药》:“治痢疾:鲜苦瓜捣烂绞汁150ml,开水冲服。” ⑥《浙江常用药物志》:“治中暑,烦热口渴:鲜苦瓜1只,去瓤,水煎服。” ⑦《浙江常用药物志》:“治肠炎,阿米巴痢疾,结肠炎,消化不良:苦瓜根30g,白糖适量。水煎服。” ⑧《浙江常用药物志》:“治痱子,蜈蚣咬:苦瓜叶适量,捣碎。擦患处。” ⑨福建惠安县《民间验方》:“治血淋:苦瓜头120g。水煎服。” ⑩《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尿道炎:苦瓜30g(1日量)。水煎,分3次服。” ⑾宁夏 自治区《中医验方集锦》:“治流感:苦瓜,取瓜瓤煮服。”
食疗:①《福建中草药》:“治中暑发热:鲜苦瓜1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6~9g,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②《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伤寒:苦瓜头15g。煎茶,冲白糖服。作为辅助疗法,可连服至热退。”
参考文章预防牛皮癣可尝试吃苦瓜皮肤科与传染为什么苦瓜能美容?美容/塑身牛皮癣能食用苦瓜吗皮肤科与传染盛夏吃苦瓜 解暑又养生保健养生苦瓜苹果浆加工技术果树园艺苦瓜的营养价值饮食每早一杯苦瓜汁治痤疮吗皮肤科与传染瓜中君子——苦瓜保健养生凉拌苦瓜既能降火又能治疗牛皮癣皮肤科与传染李时珍认为苦瓜有何功用?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苦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