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农业气象模式

[拼音]:nongye qixiang moshi

[外文]: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表示农业生产对象或过程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文字逻辑图式。前者是根据各种理论假设,由一些变量、参数和常数组成的方程式;后者是由各种文字、符号构成的逻辑框图。复杂的模式系统,由专门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求解。应用模式,可研究不同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估算农业生产的进程,高精度地预报最终产量,因而是提高农业气象工作质量,加速其定量化和理论化的重要途径。

20世纪50年代以来,数理统计学的发展为经验统计类农业气象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控制气象条件科学实验设施的出现,以及数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微气象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气象模式的应用。60年代中期以后,以能量平衡为基础,运用上述理论和技术,引入大量农业气象参数,对各种作物群体生长进行的理论模拟研究有很大进展。

农业气象模式种类繁多。按可描述的内容或过程分,有作物生长模式、叶面气孔阻力模式和同化物输送-再分配模式等。这些模式大都是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具体生理过程与外界气象条件关系有了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描述的尺度分,有内容比较单一的模式和内容比较复杂的模式系统。常见的模式系统有土壤-植物-大气模式和作物-天气模式 (包括产量-天气模式)两类。前者简称SPAM,是一种植物生长模拟模式。作物-天气模式,亦称作物-天气分析模式,是作物与环境气象条件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简化表示。它对作物和影响因子的变化过程提出的前提假设和输入资料的要求比较笼统。在只有作物和天气、气候资料可供使用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分析作物对天气、气候的反应。模式中的系数用经验统计方法求算,可用小时、天、周或旬的时间尺度分析天气、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量。按模式性质可分为经验模式,经验-理论(或动力)模式和理论(或动力)模式3种。前者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对多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简便,但预测效果不甚稳定。后两种以能量平衡和物质输送过程的机制为基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全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但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农业气象模式还可根据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静态和动态。动态农业气象模式更精确,模拟的结果更符合实际,但建立起来比较困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农业气象模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5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