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竹织叶野螟

[拼音]:zhuzhiye yeming

[外文]:Algedonia coelesalis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又名竹螟。为害刚竹属的毛竹、淡竹、刚竹;丛生竹种中的青皮竹、撑篙竹(见竹)等。幼虫卷叶成苞,取食当年生新竹竹叶,一株毛竹上有时可多达9000余条,食叶殆尽,严重影响竹子生长。

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2~26毫米。黄至黄褐色,腹面银白色。头部褐色,复眼草绿色。前、后翅外缘均有褐色宽边,前翅有3条深褐色弯曲的横线;后翅有一条深褐色弯曲的外横线。卵蜡黄颜色,扁椭圆形,呈鱼鳞状排列。幼虫6龄,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乳白色、橘黄颜色至黄褐色,前胸背面有黑斑6块,胴部各节有褐色或黑色毛片。蛹长12~14毫米(见图)。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以南各省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发现。在我国浙江年发生1~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为害最烈。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绝大部分落地在表土中结茧越冬,少部分在虫苞中化蛹。入土虫茧也有少量化蛹、羽化产生第2代。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入土结茧越冬,部分开始化蛹。同时第1代幼虫中,也有少量化蛹共同羽化,产生第3代。第2代、第3代幼虫为害不及第1代。第4代为害青皮竹。

气温25℃时,成虫于20~23时羽化。趋光性较强,在交配产卵前要吸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5~7天后交尾,在当年生竹梢头叶背产卵。每雌产卵92~149粒,分4~8个卵块产下。卵经5~9天,于夜间孵化。初龄幼虫每苞有虫2~25条;以后每龄幼虫均需转移扩散,每苞1虫。卵期的天敌有松毛虫赤眼蜂、幼虫天敌有长距茧蜂、甲腹茧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主要有大年竹秋冬挖山,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在蜜源地消灭成虫,卵期保护或释放赤眼蜂,幼虫为害严重时喷洒化学杀虫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竹织叶野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58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