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旱农

[拼音]:hannong

[外文]:dry farming

一般指半干旱地区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作物生产的一种旱地农业。它不同于干旱或极端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的农业;也不同于降水充足的湿润地区的非灌溉旱地农业。

特点

在应用旱农技术的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其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降水较少,蒸发量常大于降水量。我国一般将年平均降水量250~400毫米、年干燥度大于1.5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400~800毫米、年平均干燥度为1.00~1.49的地区划为半湿润地区。因降水变率较大,或因降水季节分布不适时而经常出现春旱、初夏旱、伏旱或秋旱等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易旱地区,也常须应用旱农技术。世界各国划分上述各类地区的标准并不一致,如美国将年降雨量300~600(或700)毫米、但降雨季节与作物需水最多的生育时期不相符合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地区,经营牧业或旱地农业。

旱农地区虽然全年降水不多,但光热资源相对丰富,采取旱农技术加以利用时仍有一定的生产潜力。据估计每亩旱地利用1毫米降水量可生产粮食0.4~0.65千克以上,全年降水300毫米的地区,亩产就可达120~195千克。如美国中西部的干旱大平原昔日是黑风暴的发源地,由于实行旱农作业,现已成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目前世界约210亿亩耕地中仅10~15%有灌溉条件,其余依靠天然降水,约有90亿亩的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然而许多农作物,特别是小麦、大麦、高粱的产量却来自这些地区。因此旱农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分布

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4.9%,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和南部、欧亚大陆中部、中近东和印度德干高原以及大洋洲等地。其中热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稀树草原带,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南北、赞比西河流域、 西南非洲、 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北部,这些地区一般湿季为3.5~6个月,年降雨量300~600毫米;农业盛行原始的撂荒制与旱农,作物以高粱、玉米、花生、木薯、龙爪稷等耐旱作物为主。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美大平原、苏联的中亚细亚和顿河流域、阿根廷中南部、 西班牙等地,年降雨量约300~600毫米,除长久性草地外,主产小麦(图1)。我国的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西部、内蒙古东部、甘肃西北部、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中南部及青海东部。半湿润易旱地区一般分布于半干旱地区的外围;在我国主要位于半干旱地区东南侧的过渡地带(图2)。

旱农技术

旱农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故旱地农业的各项技术措施,都着眼于保持和利用水分及在培养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蓄水保墒

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创造蓄水、保肥、保土的基本条件是旱农技术的首要环节。在坡耕地上,由于水、土、肥的流失量随坡度而增加,尤以雨量集中又多暴雨的半干旱地区为甚,故常在缓坡地和沟谷修筑梯田、坝地或集水沟等保持水土。在风蚀地区,则营建农田防护林网、植树种草以防风固沙。农田休闲期间的深耕、耙耱和春季播种前的浅耕也有利于保蓄部分降水,避免土壤水分散失。

培养土壤肥力

旱农地区土壤一般比较瘠薄,除需增加化肥施用量外,种植豆类或豆科绿肥、牧草是培肥地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保蓄力和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据测定,在年降水300~500毫米的地区,如能采用抗旱耕作,培肥土壤,则 1米深的土层可接纳雨水200~300毫米。从土壤的生产能力看,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旱地麦田,每毫米降水可生产小麦0.68千克;而瘠地麦田每毫米降水仅能生产小麦0.26千克。

选种抗旱、耐旱作物

适宜于旱农地区生长的作物,其生长的关键时期能避开干旱季节,或能和当地的雨季相吻合、在雨季快速生长,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供水。如小麦的根系到拔节前已下伸到耕层以下,分布较深,能吸收利用土壤的深层水分;高粱在水分供应不足时会停滞生长从而减少蒸腾,一旦供水恢复,则又继续生长。其他根系发达的作物如黍稷、粟等对旱农栽培也较适宜。

抗旱播种

我国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经常干旱。因此春播作物应尽量利用早春解冻后土壤内所保蓄的水分,及时进行顶凌播种或抢墒播种。如干土层较厚、底墒较好,则宜在播种前进行镇压提墒、严重干旱时将种子播在较深处的湿土上,覆土后进行镇压以利种子萌发出苗。此外还可采用种子处理和水耧播种、浇水点种、湿粪点种等多种抗旱播种方法。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墒情而定,一般应小于湿润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许多国家在旱农地区种植玉米或高粱时采用双行距条播法,可为下季播种小麦保留一定的土壤水分。

栽培方式

为蓄水保墒及减少径流和土壤蒸发,旱农栽培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少耕、地膜覆盖或采用砂田、垄作等方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旱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58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