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志》

概况

异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

基源: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

原植物:日本鹿蹄草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 Alef.

形态: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5~30cm。根茎细长,横生,斜生,有分枝。叶基生,叶柄有狭翼;叶片近革质,卵状椭圆形,长3~6cm,宽2.5~4.5cm,顶端圆钝,边缘近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处色较淡。花葶有1~2片膜状鳞片或无,披针形,长7~213mm;总状花序长6~10cm,5~10花,花半下垂;花梗长4~6mm,腋间有苞片;萼片披针状三角形,长3.5~4mm;花冠碗形,白色,直径10~12mm,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5~6.5mm,顶端圆钝;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顶端有短尾尖状小角;花柱无环状突起,伸出花冠。蒴果扁球形,直径6~7mm。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56卷.177页.图版64∶1~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20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内。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河北和河南。原苏联、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末采收全草,晒干。

鉴别:茎圆柱形,淡棕色,有纵纹。叶3~5片,多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的叶广卵圆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齿,上面暗绿色,下面及叶柄紫绿色。以叶上面色绿、下面色紫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三十一烷、熊果甙(Arbutin)、梅笠草灵(Chi philin)[1]。叶含鹿蹄草甙(Pirolatin)约0.1%、槲皮素、β-谷甾醇、乌苏酸、齐墩果酸、α3-谷甾醇、二十一烷、喜冬草素、水晶兰甙(Monotropien)[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652。[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6。

药性

性味:《陕西中药志》:“苦,平。”

功效:调经,补肾 ,收敛止血。

主治:①《陕西中药志》:“常作调经药。代茶饮,用于妇科阴虚,白带。” ②《陕西草药》:“治虚劳咳嗽,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足膝无力,各种出血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陕西草药》:“治虚劳咳嗽,风寒湿痹:鹿寿草9~15g。水煎或浸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鹿寿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57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