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茴香虫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
概况异名:蘹香虫(《纲目》)。
基源:为凤蝶科凤蝶属昆虫金凤蝶与凤蝶的新鲜或干燥幼虫。凤蝶属我国有约30余种。
原动物:金凤蝶Papilio chaon L.,又名黄凤蝶、茴香凤蝶(《拉汉英昆虫名称》)。凤蝶Papilio xuthus L.,又名花椒凤蝶(《拉汉英昆虫名称》),橘狗、柑橘凤蝶、燕尾蝶(《我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金凤蝶 成虫体色鲜黄,腹背面有深黑色宽纵纹1条。翅鲜黄颜色,外缘及翅脉两侧深黑色,两性翅面斑纹无显著不同,惟雌蝶体型略大,翅面黑纹较宽。幼虫长圆筒形,体表光滑无毛,淡黄绿色,各节中部有宽阔的黑色横带纹1条。后胸节及第1~8腹节上的黑条纹有间距略等的橙红色圆点6个,色泽鲜艳醒目。
生境与分布:每年发生2~4代。幼虫寄生于茴香、胡萝卜、芹菜等伞形科植物上。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凤蝶 成虫体色暗黄或淡黄绿色,腹面有黑带,两侧有淡黄白色边缘,前翅棕黑色,沿翅之外缘列生8个月牙形黄斑,前翅每一翅室基部各有黄斑1枚。后翅黑色,有黄斑。幼虫长圆筒形,黄绿色,后胸两侧各有眼状黄斑1枚,胸腹两侧近气门线处有白色纵行斑1列。每年发生3~5代。幼虫多寄生于柚、柑、橘的嫩芽或嫩叶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捕捉,以酒醉死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焙干,研粉。亦可鲜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幼虫体中精油成分中含有:对甲氧基桂皮醛、对甲氧基桂皮酸、对甲氧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93。
药性性味:甘,平。 ①《本草品汇精要续集》:“甘、辛,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主治:胃痛,疝气,噎膈。 ①《本草衍义》:“治小肠气。” ②《民间常用中草药汇编》:“治胃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噎膈。”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痛,疝痛。焙干研末,成人每服3条,小儿酌减,用酒或温开水送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条;或入散剂。
使用注意:胃热者忌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四川中药志》:“治噎膈:茴香虫1~2条,研粉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气痛,小肠气,噎膈:茴香虫数条,先用酒将虫醉死,放瓦上焙干,研末。成人每次服3条,小儿每次服1条,酒或开水送服,每周服1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瑾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茴香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瑾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