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矾


药材名称:黄矾

名称出处:《新修本草》

概况

异名:金线矾(《海药本草》)。

基源:黄矾为硫酸盐类矿物。

原矿物:黄矾一般指纤铁矾Fibroferritum.

历史:黄矾最早记载的文献是《新修本草》。苏恭云:“黄矾,丹灶家所须,亦入染皮用。”李时珍谓:“黄矾出陕西瓜州(今甘肃敦煌安西等地)、沙州(今甘肃郭煌西)及舶上来者为上,黄颜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颜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今伊朗)出者,打破中有金线文,谓之金线矾。”据以上本草所述,古代黄矾有国产和进口两种。现均为国产。古代本草所说的黄矾与现今矿物黄矾吻合。有人认为黄矾应以叶绿矾为主,夹有纤铁矾。人工的是针绿矾。

形态:黄矾属于单斜晶系。结晶者少见,多为微细纤维 体。淡黄颜色。丝绢光泽或珍珠光泽。微透明。硬度2~2.5。密度1.8~1.9。

产状:产于硫化矿床氧化带中,是金属硫化矿物氧化形成的产物。

产地 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

生药

采集:采挖后,除去杂石、泥沙。

鉴别

性状:黄矾为微纤维状或颗粒状 体,呈不规则块状。淡黄颜色,丝绢光泽,不透明。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微涩。

理化:取黄矾粉末0.5g,加水5ml,使溶解,滤过。 ①滤液1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 ②取滤液1ml,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

加工炮制:取浮黄矾,砸成小块,微炒或烧令汁尽。

贮藏:贮于容器内,置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主要为硫酸铁。

参考文献

杨松年.我国矿物药图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00。

药性

性味:《海药本草》:“味咸、酸、涩。有毒。”

功效:疗疮生肉。

主治:痔漏,恶疮,癣疥。 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外用:煅研细末撒或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黄矾散(《圣惠方》)治小儿聤耳出浓水。黄矾15g,乌贼鱼骨0.3g,黄连0.3g(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3易之。 ②黄矾丸(《圣惠方》)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黄矾90g,乌蛇180g(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芪90g(锉),枳壳60g(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105g(炒灰)。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芪汤下20丸。 ③《补缺肘后方》:“治妇人颊上疮,愈后每年又发。黄矾石60g(烧令汁尽),胡粉30g,水银45g。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熟研水银令消尽,更加猪脂,并矾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疮以涂之,又别熬胡粉令黄,涂膏讫,再撒此粉。” ④崔元亮《海上集验方》:“治身上瘢痕。黄矾石烧令汁尽,胡粉炒令黄,各2.5g,细研,以腊月猪脂和研如泥。以生布揩令痛,乃涂药五度。取鹰粪、白燕窝中草烧灰等份,和人乳涂之。其瘢自灭,肉平如故。” ⑤《圣惠方》:“治急疳蚀齿。黄矾、青矾各1.5g,白矾(烧)3g,麝香0.3g,为末。傅之,吐涎。” ⑥《千金方》:“治妒精阴疮。黄矾、青矾、麝香等份,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3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48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