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蟛鱼鳃


药材名称:蟛鱼鳃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动物》

概况

异名:角蟛、角燕(《我国药用海洋生物》)。

基源:为蝠鲼科蝠鲼属动物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的干燥鳃。

原动物:双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Walbaum)日本蝠鲼Mobula iaponica(Muller et Henle)。

形态:双吻前口蝠鲼:体盘菱形。头宽大,稍突起,前缘扁薄,平切。头鳍侧扁。大而长方形,能自由摇动,并能从下向上转卷成管状。眼大。口前位,很宽大,下颌突出。上颌无牙,下颌具一细狭带,牙细小,粒状,约100多,纵行。背鳍一个,小型。尾细而短,尾刺1个,包于皮下。背鳍青灰色。成体背面深青褐色,头侧至肩区具灰白色大斑一对,腹面淡白色。(图见《我国动物药》.185页.图188)

生境与分布:为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鲼类。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日本蝠鲼与前种相似。但喷水孔三角形和尾细长如鞭,约等于体长的3倍(上种仅为1.2倍)可与之区别。(图见《我国动物药》.185页.图189)栖息于温暖的海洋中,生活在水底。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生药

采集:夏、秋季捕捉,将鳃取出,用淡水洗去咸质,晒干。

贮藏:放干燥凉爽通风处保存。

化学性质

分出8种结晶化合物,主为△4,5(E)、△11,12(Z)鞘氨醇一正二十四碳酰胺(1),十八酸胆甾醇酯、胸腺嘧啶、N,N-二甲基尿素、尿素(约0.5%)、十八酸(0.005%)、胆甾醇;另含脯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参考文献

我国海洋药物杂志 1990;9(2)(总34):1。

药性

功效:清热解毒,透疹。

主治:小儿麻疹,疱疖肿毒及跌打损伤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我国动物药》:“治小儿麻疹不出,高热不退:蟛鱼鳃20g,水煎分2次服,早晚各服1次。” ②《我国动物药》:“治疮疡:蟛鱼鳃10g,水煎服,日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蟛鱼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47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