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桑黄
名称出处:《药性论》
概况异名:桑臣(《药性论》),胡孙眼(《酉阳杂俎》),桑黄菇(《纂要奇方》)。
基源:为多孔菌科针层孔属(木层孔菌属)真菌针层孔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
原植物:针层孔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L.ex Fr.)Quel.
历史:唐代《药性论》、《酉阳杂俎》都有记载;在《酉阳杂俎》中云:“代地有树鸡如柸术卷,俗呼胡孙眼。……大小甚异,诸木生之。”据《新华本草纲要》考证即系本品。本菌的药物名称为桑黄,但真正桑黄(Pyropolyporus yucatens1s Murr.)只限生于桑树的树干上的一种(见《原色日本菌类图鉴》),此二种有相同的性能与药效。
形态: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3~21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近同色,多层,但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圆形,每1mm约5个;刚毛分散生长在子实层内,顶端尖锐,基部膨大,暗褐色,10~25×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4~5μm;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μm。(图见《我国药用真菌》.105页.图38)
生境与分布:生于杨、柳、桦、榉、栎及杜鹃、四照花等树干上。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黄河以北,以及四川、云南等山区。
化学性质含落叶松蕈酸(Agaricic acid)、脂肪酸(主要为C22,C24的饱和脂肪酸)、C23、C25的饱和烃。氨基酸(主要为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草酸、三萜酸、芳香酸、麦角甾醇、以及木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酯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纤维素酶[1],还含聚酚类(Polyphenol)[2]。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67。[2] Phytochemistry 1975;14(1):281。
药理本品所含的落叶松蕈酸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1]。从本品中提得的多糖具抑制肿瘤作用[2]。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1977:1967。[2] CA 1975;82:56058k。
药性性味:《药性论》:“甘、辛。”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通淋。
主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 《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瘕,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圣惠方》:“治血淋,脐腹及 涩痛:岗谷树根皮55g,桑黄55g(微炙)。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g,以水200ml,煎至6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②《圣惠方》:“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30g(焙),桑黄30g(微炙)。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20丸。” ③《纂要奇方》:“治瘰疬溃烂:桑黄菇15g,水红豆30g,百草霜10g,青苔6g,片脑0.3g。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6g。”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淋病,崩漏带下,癥瘕积聚:桑黄15~30g。水煎。1次服完,日服2次。”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脾虚泄泻:桑黄15~30g。水煎。1次服完,日服2次。”
参考文章桑黄化型萎缩病如何识别与防治?经济作物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睿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桑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睿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