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山苏子


药材名称:山苏子

名称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

概况

异名:夏枯草(《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

基源: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山菠菜的干燥带果花穗。夏枯草属全世界约15种;我国约3种,均供药用。

原植物:山菠菜Prunella asiatica Nakai

形态:多年生草本。具有匍匐茎及从下部节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多数,从基部发出,下部多少伏地,高20~60cm,上部紫红色。叶片卵圆形,长3~4,5cm,宽1~1.5cm,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疏生波状齿或圆齿状锯齿;叶柄多少具狭翅。轮伞花序6花,聚集于枝顶,组成长3~5cm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方均具苞片;花萼连齿在内长约10mm,顶端红色或紫色,筒长约4mm,陀螺状;花冠淡紫或深紫色,长18~21mm,外面无毛,内面近基部1/3处具近水平向的鳞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内凹龙骨状,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下垂;雄蕊4,花丝顶端2裂,1裂片具花药,1裂片超出花药之上,花药2室,1室极叉开。小坚果卵球状,长约1.5mm,宽约1mm,棕色,无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见《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269页.图13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可达1700m的路旁、山坡草地、灌丛及潮湿土地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及山西。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苦、辛,寒。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散结。 《浙江药用植物志》:“清肝火,散郁结。”

主治: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高血压,头痛目眩,目赤流泪,眼珠疼痛,传染性肝炎,乳腺炎,腮腺炎,肺结核,痈疔肿毒。 《浙江药用植物志》:“用于高血压,肝热头痛,头晕,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50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苏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41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