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牡荆子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异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荆条果(《药材学》)。
基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干燥果实。牡荆属全世界约250种;我国有14种,7变种,3变型。
原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dnnabifolia(Sieb.et Zucc.)Hand.-Mazz.(V.cannabifolia Sieb.et Zucc.;V.negundo L.f.intermedia Péi),又名蚊香草(《福建药物志》),布荆草、埔姜(福建),蚊子柴、山荆木(广西),荆条棵(江苏),五指柑(广东)。
历史:牡荆始载于《别录》,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纲目》载:“牡荆处处山野多有,樵采为薪,年久不樵者,其树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五月杪间开花成穗,红紫色;其子大如胡荽子,而有白膜皮裹之。”按上记述应为本种。但考古代本草对该种的记载,常将其与蔓荆混淆,对此李时珍曾指出过二者的区别,但《植物名实图考》中仍误认牡荆为蔓荆
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5m,多分枝,植株具芳香味,小枝四棱形,被柔毛。叶对生;掌状复叶,具小叶5枚或3枚,总叶柄长3~6cm,密被黄颜色柔毛;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5~10cm,宽2~3cm,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齿,顶端长尖,两面均具细小油点,沿叶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长15~30cm密被粉状细毛,具线形小苞片,着生于花梗基部;花萼钟状,上端5裂;花冠淡紫色,长约6mm,外面密被细毛,二唇形,上唇2裂,中间1裂片大,下唇3裂;雄蕊4.2枚稍长,伸出于花冠管外;子房球形,柱头2裂。浆果黑色,有宿萼半包。花期6~7月,果期8~1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95页.图5144)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灌丛中。分布于我国华东(除台湾)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牡荆的适应性强,且有强的自生繁殖力。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壤土均可种植。用种子直播,分根,分株,扦插等方法均能繁殖。通常采用分株繁殖,于晚秋或早春,挖取自生的根蘖苗,进行穴栽造林利用牡荆丛生灌木的习性,作护坡,护岸植物栽种 栽后稍加培育管理,2~3年即成茂密群丛。
采集:8~9月当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去灰屑杂质量药材产于江苏、广西、浙江、湖南等地。
鉴别
性状:果实类球形,上端略大而平圆,有花柱脱落的凹痕,下端稍尖,长约3mm,直径约2mm,宿萼灰褐色,密被灰白色或棕黄颜色细绒毛,包被整个果实的2/3或更多,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5~10条明显的脉纹。果实表面棕褐色,坚硬不易破碎,断面果皮较厚,棕黄颜色,4室,每室有种子1枚或不育。气香,味苦涩,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理化:取样品粉末1g,用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浓缩至0.5ml,点于硅胶G-0.3%CMC-Na板上,以牡荆内酯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距10cm,喷2%香草醛硫酸液。牡荆内酯显红色,很快变为蓝色,最终成为稳定的浅红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92页.图376)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种子油中含亚麻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其中亚麻油酸是其主要脂肪酸[1]。精油主要由α-蒎烯、莰烯、桉油精、β-丁香烯、β-金合欢烯等多种成分组成,其中β-丁香烯含量很高,为39.55%[2]。种子中还含有一些新木脂素(Neolignans)类成分[3]。
附 叶含4,4′-二甲氧基-反式-茋类化合物和一些黄酮类化合物[4],两种新六色花青素化合物(Leucoanthocyanidins)及其甙[5]。还含木樨草素、香草酸、对羟基桂皮酸[6],及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7]。
根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乙酰酯、豆甾醇、三十一烷[8]、乙酰齐墩果酸[9]、丁香酸、对羟基桂皮酸、阿魏酸、香草酸[10]及环烯醚萜化合物6′-P-Hydroxybenzoylmussaenosidic acid[11]。
参考文献[1] 中草药 1986;17(10):473。[2] 林产化学与下业 1989;9(1):42。[3] CA 1987;106:78908d。[4]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8;27B(6):597。[5] Indian J Chem Sect B 1978;16B(7):615。[6] Indian J Pharm 1977;39(2):41。[7] CA 1979;90:51414d。[8] J Indian Chem Soc 1981;58(1):97。[9] Phytochemistry 1983;22(2):597。[10] CA 1983;99:172878c。[11] Phytochemistry 1983;22(4):1036。
药理①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牡荆子油0.8~3.2g/kg小鼠i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油、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均有镇咳作用;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1]。从牡荆子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牡荆木脂素,0.06~0.125mg/ml能使小鼠离体支气管的灌流量显著增加;0.025mg/ml能部分对抗组胺的收缩豚鼠离体气管的作用;1.25mg/只的剂量对组胺所致的豚鼠肺溢流量增加有明显的对抗作用;ip4~5mg/kg能延长豚鼠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喷雾引喘的潜伏期[2]。 ②其它作用 牡荆子70%乙醇提取物ig,能使幼鼠胸腺明显萎缩,有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1]。牡荆挥发油按LD501/20的剂量ig给药,有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的倾向[3]。25%煎剂有抗金黄颜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的作用,对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的作用稍弱[3,4]。
毒性:牡荆子油小鼠po的LD509.6~13.0ml/kg ip的LD50为0.47±0.05g/kg。小鼠po牡荆子油1/20LD50剂量,连续14d,动物全部存活,体重增长如常,未见任何毒性反应与组织病变。猫连续20d po牡荆子油50mg/(kg·d),对心电图未见明显影响[1]。
参考文献[1]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5。[2] 药学通报 1985;20(9):563。[3] 中药通报 1981;(4):34。[4]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131。
药性性味:辛、微苦,温。 ①《别录》:“苦,温。” ②《纲目》:“辛,温。”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功效:祛风化痰,下气,止痛。
主治:咳嗽哮喘,中暑发痧,胃痛,疝气,妇女白带。 ①《别录》:“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 ②朱震亨:“炒焦为末饮服,治心痛及妇人白带。” ③《国药提要》:“治腓肠肌之痉挛及下肢之浮肿。” ④《广西中药志》:“治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或浸酒。
使用注意:《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之使。畏石膏。”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牡荆汤(《圣济总录》)治面青身黄,心中烦乱,起卧不安,唇里生疮,目视,名曰惊黄:牡荆子、白术各15g,芒消7.5g(研末后下)。上3味,牡荆子、白术2味细锉。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下芒消搅匀,食后温服。 ②《安徽中草药》:“治胃脘胀闷:牡荆子15g,鲜辣蓼嫩枝头6g。煎服。”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小肠疝气:牡荆子15g(炒熟),入酒300ml,煎一沸,热服。” ②《濒湖集简方》:“治湿痰白浊:牡荆子为末,每酒服6g” ③《安徽中草药》:“治血吸虫病:牡荆子500g(炒黄)研末,赤砂糖250g。拌匀,每次6~9g,煎服,每日2~3次,10~20天为1疗程。” ④《安徽中草药》:“治寒喘:牡荆子15g(略炒)捣碎,红糖15g。煎服。” ⑤《湖南药物志》:“治停乳奶胀:牡荆子12g。研末,温开水加酒少许调服。” ⑥《福建中草药》:“治中暑发痧:干牡荆果实15g。水浓煎,或研末为丸,每丸3g,开水送服。” ⑦《江西草药》:“治寒咳、哮咳:牡荆子120g。炒黄研末,每次6~9g,每日3次,开水送服。”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痢疾:牡荆子研粉,每服1.5~3g。” ⑨《简明中医辞典》:“治慢性支气管炎:牡荆子6~9g。煎服。”
医药家论述缪希雍《本草经疏》:“牡荆实,其主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者,盖足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厥阴为风木之位,外邪伤于二经,则寒热留连于筋骨,而胃气壅滞。苦温能通行散邪,则胃气利而寒热自除。咳逆亦邪气壅胃所致,邪散气下,则咳逆自止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牡荆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