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法师(638—713),又被尊称为惠能,俗姓卢氏,源自河北燕山(现今的涿州),出生地则位于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他是佛教禅宗的伟大导师,被誉为禅宗第六祖,同时也被世人尊称为禅宗六祖。唐朝中宗皇帝李显曾赐予他“大鉴禅师”的崇高称号,这无疑是对他在我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慧能法师的父亲名为行瑶,曾经担任过官员,但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而遭到贬谪,并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被流放到广东新兴地区。在这里,他与当地的李氏女子结为连理,并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迎来了他们的儿子——慧能法师。在慧能法师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慧能法师,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才华,每日辛勤劳作,以砍柴卖柴为生,以此来奉养自己的母亲。时光飞逝,转眼间慧能法师已经成年。
在慧能法师24岁的那一年,他像往常一样去市场上卖柴,突然听到有人在诵读佛经。据传说,当慧能法师听到那句时,内心立刻豁然开朗,于是他向那位诵经者询问他正在阅读的是何种经典。诵经者告诉他,他正在阅读的是《金刚经》。接着,慧能法师又询问诵经者是从哪里得来这部经典的。诵经者回答说:“我来自蕲州黄梅县(现今的湖北黄梅县西北)的东山寺,那里有禅宗五祖弘忍正在主持传法,门下弟子多达千人。我前去参加,在此过程中才有幸接受到了这部经书。”
当慧能听到这些关于五祖弘忍的故事和他在黄梅寺潜心研习佛法的决心之后,他心中涌现出无比的向往与羡慕之情,从此下定决心也要前往黄梅追随弘忍学习佛法。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原来也是一名热衷于佛教信仰的信徒。见到慧能对于佛法怀揣着如此深厚的敬仰之情,他慷慨解囊,赠予慧能10两纹银以资助他回家妥善照顾年迈的母亲,并保证在安顿好母亲之后,再来黄梅寺拜谒五祖弘忍。
在告别母亲之后,慧能踏上了前往黄梅寺的旅程,希望能够亲眼目睹弘忍的风采。据传闻,当慧能初次见到弘忍时,弘忍询问他:“你来自何方,为何不远千里前来此地参拜我,你如今站在我面前,还想要追求什么呢?”慧能恭敬地回答说:“弟子乃是岭南人士,新州百姓,今日特地跋涉万水千山前来参拜,只为了寻求成佛之道,而非其他财物之物。”弘忍却悯心地说道:“既然你来自岭南,那怎么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佛陀呢?”然而慧能却坚定地回应道:“人虽有南北之分,然而佛性却是不分南北的。”这番言论使得弘忍深感震撼,立刻意识到了慧能具备极高的天赋和领悟能力。他暂时安排慧能留在寺院内服侍寺僧,负责在碓房踩踏碓头舂米。
从此,慧能用辛勤的劳作作为修行的方式,每天挥洒汗水,与此同时保持内心宁静,潜心修炼。正如他曾经言说过的那一句话:“愿竭尽全力,安守于井臼之中;力求纯净之心,在梯簸之中获得境界提升。”慧能视自己的生活为修行之路,不畏艰辛困苦,全心全意地服务大众,奉献自我。
就这样,慧能在寺庙中度过了整整8个月的时光。某一日,弘忍决定挑选一位继承人,于是他召集所有的学徒,让他们各自创作一首偈子,其中较优秀的作品将会被选为继承人。在弘忍众多的门徒当中,神秀上座无疑是最为出色且享有盛誉的一位。神秀担心无法满足大家的期望,于是他在墙壁上写下了一首偈子,内容如下:
身体如同菩提树,心灵犹如明亮的镜子台;
时刻勤奋擦拭,切勿让尘埃沾染。
这首偈子清晰地表达了神秀对于逐渐修行成佛的独特见解。弘忍却认为这首偈子并没有揭示出佛性的真谛,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已。当慧能得知神秀所撰写的偈子之后,他深知神秀对于佛法的理解尚存在不足之处,于是他也创作了一首偈子。由于他并不认识文字,因此他请求他人代笔,将这首偈子书写在神秀的偈子旁。这首偈子的内容如下:
菩提原本并非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台;
原本就没有任何事物,又怎会招惹尘埃呢?
这首偈子明确地阐述了慧能对于顿悟成佛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神秀与慧能的两首偈子,我们不难发现,神秀的四句偈子紧紧抓住了人身心二元的核心元素,将它们比喻为“菩提树”和“明镜台”,强调人们需要“时刻勤奋擦拭,切勿让尘埃沾染”。这里的“尘埃”实际上指的是“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通常认为这些“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接触,由于“六识”的贪婪和执着,导致人心受到污染,因此教导人们要“时刻勤奋擦拭”。这首偈子塑造了一个不断努力修行的修行者形象。
果然像五祖弘忍预料的那样,他在第一眼看见此座偈子时,就洞悉了慧能已经深刻领悟了佛法的精华。由于当时有许多其他弟子都在场,所以他并没有当场表示认同。于是,在深夜三更时分,弘忍悄悄叫来了慧能,引领他进入方丈室内,用袈裟蒙住灯光,以便详细地为慧能解读《金刚经》。慧能倾听着,思路豁然开朗。于是,弘忍将衣钵和传承方法传授给了他,并告诉他:“你将会成为六代祖。作为历代传递信心的象征,衣钵应该代代相传,但真正的法理却是内心的体悟。”为了保护慧能免遭他人的伤害,弘忍连夜亲自护送他渡过长江,前往南方。
待慧能离去后,弘忍门下的弟子们得知衣钵已经南行,便纷纷组织起来,组成数百人的队伍进行追赶。其中有一位名叫惠明的僧人,在大庾岭上终于追到了慧能。慧能将衣钵放在石头上,惠明却并不想要衣钵,而是希望能够聆听佛法。于是,慧能就在岭上为他讲述了禅法,使他有所感悟。为了躲避那些争夺衣钵的追杀,慧能曾经在岭南一带与普通民众同住,混迹于农民商人之间。大约在弘忍去世后的两年时间,即唐朝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慧能感觉到争夺衣钵的风波已经逐渐平息,于是他决定前往广州的法性寺(现今的光孝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那里宣讲《涅槃经》。
当慧能听到两位僧人在讨论风吹幡动的问题时,他们一个说是风动,另一个说是幡动,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这时,慧能走到他们面前说道:“其实并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你们心中的念头在动。”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印宗法师的注意。印宗早已听说黄梅衣钵南行之事,如今见到慧能谈吐非凡,便猜测他便是接受衣钵之人,经过询问,果然得到了证实。于是,印宗邀请慧能展示衣钵,众人纷纷向他致敬。印宗向慧能请教弘忍禅法,慧能引用《涅槃经》阐述了“佛性乃不二之法”的道理。印宗听后,欣喜若狂,感叹自己的讲经如同瓦砾,而慧能的教诲则如同真金,他愿意拜慧能为师,并邀请佛门大德以及德高望重的信众共同见证慧能的剃度受戒仪式。
印宗亲自为慧能剃度,并请智光律师为他授戒。至此,慧能终于正式出家为僧。从此以后,他的嫡传身份也得以公开承认。光孝寺至今仍然保留着瘗发塔、风幡堂等历史遗迹。受戒之后,慧能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弘扬东山法门,广纳门徒,声名远扬,前来求法学禅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法性寺无法容纳如此多的僧众。次年春天,慧能辞别印宗法师,离开法性寺,带领弟子们来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当时,僧俗各界人士共送行者达3000余人。
早年间,慧能在前往黄梅求法的路上,曾途经曹溪,并与当地村民刘志略结为兄弟,深受村民们的尊敬。这次重返故地,在当地官员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下,慧能开始大规模修建寺庙,广泛招收门徒,使得曹溪法门名声大噪,从此,南宗在岭南地区蓬勃发展,曹溪宝林寺也因此成为了岭南禅学的中心。当时担任韶州刺史的韦琚仰慕慧能的盛名,特意邀请慧能下山至韶州城内的大梵寺为大众宣讲佛法,僧尼道俗听讲者多达上千人,门人法海将当时的开法情况记录整理,编撰成了《六祖施法坛经》,这部著作成为了我国禅宗的重要经典
慧能的禅学思想独树一帜,它主要体现于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识心见性”,二是“顿悟成佛”。前者表现为主观性极高的心性本体论,明确指出“心”与“性”乃是众生产生智慧的根源及证悟成佛的根据;而后者则旨在教导宗教修炼的基本原则与有效途径。
尊贵的慧能深信,人类的“心”与“性”即是佛性,因此他将所有众生皆摄入其伟大的教义之中,强调所有人都具备成为佛陀的潜能,众生皆可能成佛。他坚信,人们的本性是清净无暇的。他曾明确地指出:“人性本净”、“只要能够消除心中的贪欲与执着,本性的清净本质便会显来”、“自性是永远清净的”以及“佛性同样神圣、洁净、持久”。权威他所理解的清净,实质是指一种依靠自身努力,摆脱了烦恼、愚昧与污染后达到的纯净、纯洁和平静的生活境界。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本性、内心原本便无需承受烦恼与困扰,可以说,人的本性便是佛性。
尽管慧能极力主张众生的自性清净,本自具足,但这仅仅是从本性与成佛的可能性角度来阐述的。实际上,人与佛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曾言:“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应有之,然而由于心智迷惑,无法自我觉醒”;“当自性迷失时,佛即为众生;当自性觉醒时,众生即为佛”。尽管众生的本性即是佛性,但由于心智迷失,无法自我觉醒,因此他们往往舍本逐末,失去了真正的自我,这正是为何众生只能作为现实中的众生,而非现实中的佛陀。
为了脱离痛苦的海洋,实现解脱成佛的宏愿,我们仍需遵循法则进行修行,以期去迷转悟,回归本源,重获真我。鉴于慧能在心性论中提出自性本自具足的观点,那么在修行方式上,必定是强调“自我觉醒,自我修炼”,“无需借助外部力量”。他曾明确表示:“善知识们,你们应当认识到自性本身是清净的,自我修炼,自我创造属于自性的法身,自我实践佛法,自我成就佛道”;“拯救世界,度化众生,需要我们自我修炼”。要想获得觉悟与解脱,我们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内在出发,而非依赖外在的帮助。
在始终倡导“自悟自修”这一核心理念的同时,慧能更进一步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修行方式。他主张“无念为宗”,意指去除一切妄想执着,从而使内心真正获得自由与超脱,而非要求弟子们停止所有的思维活动。慧能提倡“定慧等学”,即“定慧一体,不二而同源”,表现为智慧即为静定,静定又成为了智慧的显现。,他主张“顿悟成佛”,即通过认识自己的真心本性来实现成佛的目的。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慧能返回故乡新州,最终在国恩寺安详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的遗体被移至曹溪宝林寺供奉,唐宪宗特赐封号“大鉴禅师”,并为其建造了名为“元和灵照”的舍利塔。到了宋代,宋太宗尊称其为“大鉴真空禅师”,并将其舍利塔命名为“太平兴国之塔”。宋仁宗则将慧能的真身迎请至皇宫供养,并追加封号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再次追加封号,成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众多历史名人如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也曾为慧能撰写过《碑铭》。
根据《坛经》记载,慧能的弟子人数众多,“三五千人,说不可尽”,其中直接接受教诲的弟子有“十徒弟”。《景德传灯录》收录了四十三位著名的弟子,并对其中十九位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后具有影响力的弟子包括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和曹溪法海等人。这些弟子经过慧能的点拨之后,各自前往各地传播佛法,其中尤以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两派的传承最为深远。在他们的推动下,佛教禅宗的五大家庭——临济、沩仰、曹洞、云门和法眼得以形成,并广泛流传至海外,甚至远播至欧美地区。
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慧能的思想结晶充满了深刻的哲学启示和无尽的智慧光芒,引发了广大人群的思索和关注。至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对于禅宗的信仰和学术研讨依然热烈,形成了一股源源不断的“禅宗热潮”。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屹立着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就包括代表东方哲学智者的孔子、老子以及慧能,三位伟人并称为“东方三圣”。
名人名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解铃还须系铃人。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啊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六祖慧能法师的简介(出生地,人物生平,名言语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啊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