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花皮胶藤


药材名称:花皮胶藤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花杜仲藤、眼角蓝、刺耳蓝(《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夹竹桃科花皮胶藤属植物花皮胶藤的茎皮。花皮胶藤属全世界约15种;我国产2种,其中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et Kaw.,又名花喉崩、头钳模(海南)。

形态:高攀木质大藤本,长达50m,直径10~30cm;茎皮红褐色,粗糙,密被皮孔,老藤皮有纵裂条纹,切面淡红色,无毛。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6cm,顶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5~2.5cm。聚伞花序顶生兼腋生,3歧,长6~12cm,被微柔毛;花细小,淡黄颜色;花萼5深裂,外面被微毛,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花萼裂片卵圆形,顶端钝;花冠近坛状,花冠筒喉部无副花冠,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向右覆盖;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短,花药披针状箭头形,顶端到达花冠喉部,基部具耳,腹部粘生于柱头上;花盘5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顶端2裂。蓇葖2个叉开近一直线,圆筒状,长达23cm,直径4~8mm,外果皮无明显斑点;种子压扁状,淡褐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4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58页.图487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1000m山地密林中,常见于山谷、水沟旁湿润地方。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化学性质

茎叶中含橡胶。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3。

药性

主治:小儿白疱疮。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茂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花皮胶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茂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07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