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历书天文学

[拼音]:lishu tianwenxue

[外文]:ephemerial astronomy

天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利用摄动理论和天体力学数值方法编制各种天体的具体历表,预报各种天象,编算天文年历,同时还研究和建立天文常数系统。

天体历表是根据天体的运动理论和由观测资料确定的轨道要素来计算的。如果对某些天体,例如对于新发现的天体(彗星或小行星等)的轨道事先一无所知,那就要及时地利用为数不多的观测资料定出其初步的轨道,这项工作就是轨道计算。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尽可能多的可靠观测资料来不断修正原定的轨道。其一般原理是:根据天体的运动理论和近似的轨道要素计算出天体的理论位置,并与观测资料比较,得出差值,然后利用小二乘法求出其轨道要素修正值,定出更精确的轨道要素以及同观测有关的其他天文常数,如地球的轨道要素、摄动行星的质量、太阳视差和章动常数等。这项工作就是轨道改进。一个比较著名的实例是:1917年F.E.罗斯利用1751~1912年的 9,000多个观测资料改进了纽康的火星运动理论,对火星除半长径以外的其他五个轨道要素和金星质量的参数做了修正,使火星历表的精度大为提高。纽康原来的轨道要素加上F.E.罗斯的改正值,就成为1922年以后各国天文年历计算火星历表所采用的轨道要素。

历书天文学还研究如何从观测资料确定一些最基本的天文常数和如何建立既精确又合理的天文常数系统的问题,例如确定天文单位和大行星质量。天文单位是太阳系的基本量度单位,它过去是利用小行星爱神星冲日、金星凌日或地内行星的观测资料得出的。六十年代以后,随着雷达天文方法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精确测定天文单位。大行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太阳、月球和行星历表的精度,通常由分析大行星对另一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或大行星的卫星的摄动影响来确定其质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予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历书天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予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93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