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ochengyan xiangtu
[外文]:phase diagram of igneous rocks
反映岩浆在平衡条件下,物相变化与组分、温度、压力等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解。岩浆是一个复杂的,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在内的硅酸盐体系,它的形成、结晶、演化等一系列过程,主要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可用实验岩石学方法进行模拟。岩浆岩相图以反映硅酸盐体系为主,其类型较多。如根据独立组分的数目多少,可分为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等体系相图;根据压力大小,可分为常压(1大气压)、低压(2×109帕)等体系相图;根据是否有挥发分及挥发分类型,可分为干(围)压、水压、CO2压等体系相图;根据熔融特点及混溶程度,可分为低共熔、分解熔融、一致熔融、无限混溶、有限混溶等体系相图等。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二元和三元体系相图的一些基本形式。图3表示的是KAlSi2O6-SiO2二元体系相图。KAlSi2O6为白榴石(Lc),SiO2为石英(包括磷石英Tr与方石英Cr),在KAlO6与SiO2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化合物KAlSi3O8,为钾长石(Or),CD、DE、EN、NF曲线分别代表Lc、Or、Tr、Cr的液相线(即开始结晶的曲线)、它们的结晶区分别由(Lc+L)区、(Or+L)区、(Tr+L)区、(Cr+L)区来代表。此外,NM线为Tr与Cr之间的转变线,GH线为Lc与Or的固相线,IK线为Or与Tr的固相线。从升温的过程来看,E点为低共熔点(TE=990℃),即在该点Or与Tr形成低共熔;从降温的过程来看,E点为共结点,即在该点Or与Tr同时结晶。相图中的C点为Lc的熔点,F点为Cr的熔点,而 D点不是Or的真正熔点,而是它的分解融点(TD=1150℃)。在D点,Or将分解为 Lc(固相)与SiO2(液相);或?a 223/30503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上染С龅腖c与熔浆SiO2反应形成Or,故D点亦可称作反应点或转熔点(又称分解熔融点、包晶反应点、近结点)。Lc、Or与SiO2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图4表示的是KAlSi2O6-CaAl2Si2O8-SiO2三元体系相图。它以三角坐标表示,三个角顶分别代表三个端员组分:KAlSi2O6(白榴石,Lc)、CaAl2Si2O8(钙长石,An)及SiO2(鳞石英,Tr;方石英,Cr)。图中以等温线代表液相面不同温度的投影。三元体系相图可以看作是由Lc-SiO2、Lc-An、An-SiO2三个二元体系组成,Lc-SiO2二元体系的特点见图3,Lc-An与An-SiO2二元体系均为低共熔系,e1点为Lc与An的低共熔点, e2点为Tr与An的低共熔点。在该相图中,有An、Lc、Or、Cr的5个结晶区和5条相区界线,其中e1P、PE、Ee3、Ee1为低共熔线,DP为转熔线。此外,在相图中有两个三元无变量点 E和P,E点为Or、An、Tr3个结晶区的交汇点,为三元低共熔点;P点为Lc、Or、An3个结晶区的交汇点,在该点Lc与Or之间发生转熔,故称之为三元转熔点。
更复杂的体系,可用四面体或其他辅助投影法表示。相图在现代地质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指导实验岩石学的研究。
参考书目周珣若、王方正编著:《岩石物理化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1987。林景仟主编:《岩浆岩成因导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87。W.G.Ernst, Petrologic Phase Equilibria,Free n and Company,San Francisco,1976.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埼坤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火成岩相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埼坤;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