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ge fazhan jieduanlun
[外文]:stage 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E.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种以精神分析的观点阐述人格发展的理论。
概述S.弗洛伊德在他的后期著作《自我与本我》(1927)中已开始注意到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精神分析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自我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构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在接受弗洛伊德的心理 发展论和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自我心理学。他认为,本我代表着人的先天盲目冲动,包括了种系进化中的剩余沉淀物,因此,必须加以克服。在他看来,自我是个人发展中的主要力量,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社会任务的结合,能引导心理 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自我的心理过程具体表现为感知觉、肌肉运动、游戏、言语和思想的发展,能对影响个体发展的内外部力量作出适应。而超我则是反映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心理过程,能引导和协助自我对本我起监督和控制作用。他的自我心理学贯穿在他所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未分化的普遍体,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单纯地表现为情绪过程或心理过程,而是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加以结合,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埃里克森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一个人除第1阶段外,都在“有准备而迫切地”对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的社会任务作出适应。每个人在各阶段所完成的发展任务程度各不相同,他总是处于某一任务的两种相反特性即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在自我的指引下,沿着一条之字道路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危机:一种是横的危机,即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否可以因在两种对立的特性之间获得平衡而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另一种是纵的危机,即个人的整个发展是否能在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下导致最终的完满解决。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都生而具有产生善恶的潜能,在克服发展中的倒退和恶化以及防止潜能的消耗方面,自我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自我作用和社会精神的相互补充以及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的共同努力,才为各阶段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使人生周期成为一个统一体。这体现出埃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和治疗神经病所持有的乐观主义态度。
在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的生命周期的8个阶段中,前5个阶段实际上是对弗洛伊德的心理 各阶段的重述和改造,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腔期、 期、性具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他提出器官方式和社会通道的概念,认为性的潜能即里比多首先表现于个人躯体的特定区位,之后却可以以一种动态方式摆脱区位,形成一些基本的反应模式,即器官方式(如合并、保持、排除、侵入和包含等),以决定人的未来态度和行为。器官方式一端与占优势的成熟倾向相联系,另一端与通过儿童训练而传递的社会通道相联系。例如,第1阶段的主要区位为口腔,器官方式是合并,通过接受和回赠的社会通道以解决获得信任感的发展任务。第2阶段的主要区位为 ,器官方式为保持和排除,通过控制和放弃的社会通道以解决自主性的发展任务。第3阶段的主要区位为性具,器官方式男孩为侵入,女孩为包含,各自通过追求或模仿的社会通道以完成主动性的发展任务。埃里克森的目的显然是想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出沟通自我与社会的有关“内化”的心理机制问题。
基本内容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 8个阶段依次为:
(1)婴儿期。年龄从出生到1岁半,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新生儿的啼哭、吸吮、视觉反射和肢体动作因皮质的成长而逐渐受到控制,渐次变为自我过程,为强有力的伺机而动的本我表明方向。此时超我尚未显露,因此婴儿的动作是自我中心的。本阶段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家庭以母亲为中心,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组成一定的育儿方式,使婴儿获得康宁和安全,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心不足或育儿方式有缺陷,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婴儿在母亲照料时,把母亲的爱和品质加以内化,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形成一种带有社会性的情感和态度的相依性。这是信任感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推动母亲积极照料儿童的力量源泉。埃里克森对本阶段获得信任感的发展任务特别重视,认为这是今后各发展阶段、特别是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础。父母如果对培养儿童的信任感信心不足,可求助于信念和宗教。埃里克森认为个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建立于信任感,将来就可以在社会上成为易于信赖和自足的人,否则就会成为不信任别人和苛求无厌的人。
(2)儿童早期。年龄从1岁半到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这一时期本我的力量强烈,已使父母难以应付。但埃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的更明确的知觉、更灵活的肌肉动作和增长的记忆力以及神经系统的更大的整合力都增强了自我力量,而且超我也开始显现,有助于维系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平衡。在此阶段,儿童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外,已不满足停留于狭窄的空间,而渴望探索新的世界。他一方面在信任感的基础上产生了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了一种自主感;另一方面又因为觉得过多地依赖别人而感到羞怯,或因为担心越出一定环境范围而感到疑虑。这时,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给予适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这样才能养成儿童的宽容而自尊的性格。反之,如果儿童因不知所措而感到困惑,就会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一阶段,父亲和家庭其他成员在儿童心目中增加了重要性。游戏在儿童生活中也开始占重要地位,它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可以使儿童在其内心法则范围内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个人今后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准备。
(3)学前期或游戏期。年龄为3~6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时本我的力量继续增强,而通过自居作用发展起来的代表“良心”的超我也已发展到足以识别危机的程度。但在埃里克森看来,决定人的主要发展方向的仍是自我。由于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加上语言能力的增进,大大激发了儿童的独立性。这时,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开始趋于平衡,自我同一性开始出现,代替了以前的自我中心观念。在本阶段,儿童有了更多的自由,但社会也向他提出了行动要有主动性和目的性的要求。儿童觉得要达到向外扩展的目的并不太困难,但又因闯入别人的世界、特别是与自己信赖的人发生冲突而感到内疚,由此产生了本阶段的危机。再者,由于本阶段出现了性别差异,男女儿童对自己的异性双亲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恋母情结”的巨大力量,而是认为男女儿童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乃转而对同性产生自居作用,在自己人格上打上男子汉或妇人气的烙印,使“恋母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游戏在本阶段占中心地位,执行着自我的主要功能,并在解决内心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本阶段儿童的社会关系,已从儿童-母亲-父亲的三角关系逐渐扩充到社会伴侣。这时,保育学校、幼儿园、小学低班都是社会所安排的文化机构,有利于儿童在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中获得有利的发展。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就与儿童在本阶段所达到的主动性程度有关。
(4)学龄期。年龄为6~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在本阶段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并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肌肉、知觉和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改善自我过程,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所提出的挑战。儿童在本阶段已意识到进入社会后必须在同伴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一方面勤奋学习,以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儿童除了获得有关的职业知识外,还努力掌握工艺技巧,为以后的科学探索打下基础。本阶段的游戏已带有社会性质,男女儿童的兴趣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转移到对现实的实践方面,希望做一些有用的事和有效的生产工作。这时,儿童已预见到之后必须脱离家庭,因而邻里和学校成了影响儿童的有力因素。儿童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教堂、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5)青年期。年龄到18岁为止,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每1阶段和本阶段,认为儿童到了青年期,生理上已趋成熟,人格的各方面需要重新加以整合。这时的青少年已能把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的同一性核心加以综合,从而产生了自我同一性。这是一个重新整合了的新的个体的完形,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既为先前各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寻求最终的解决,又要自觉地与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心理上积极准备着走向未来。同一性的反面是同一性的散乱(混乱)或消极同一性,二者之间的斗争表现为本阶段的危机。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是青少年在追求性别、职业、信念、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7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这7个方面是: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埃里克森指出,个人在青年期有机会在这7个方面进行工作,并可以在合法延缓期内对其中的某些方面加以利用。所谓合法延缓期是指社会为青年进入成人期在时间上所提供的合法延缓,如各种正式教育、学徒期、征兵制以及医生实习期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为青年达到某些方面的同一性提供了时间。
(6)成人早期。年龄为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这时,青年男女已积极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完满地进入社会。他们需要一种共享的同一感,由此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但由于寻找对偶也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
(7)成人中期。年龄约至50岁,发展任务主要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成年男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所谓繁殖不仅是指个人的生殖力,而主要是指对下一代的关切。有些人从未作父母,但也深切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从而丰富了在感情上成熟的人格。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产生一种假亲密的需要,实际上是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的停滞感。
(8)成人后期。由老年直至死亡,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以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当成人男女生儿育女并保证新的一代的成长时,就看到了人生的充分前景,从而产生一种完善感。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人类自我的一种后期自豪,是一种同类之爱,是对久远时代和宇宙秩序的一种崇高信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文化的捍卫。他们体验着一种久经锻炼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使自己与新生一代融为一体,因而安详地面向死亡。一个人达不到这个目的,就会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暂,于是感到失望和厌恶。
评价埃里克森修订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他强调自我同一性的功能,引进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表达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在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表现出来的统一、进化的观点和辩证的因素以及重视未来、重视教育的精神,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但应指出,埃里克森认为任何反应模型似乎都是在生物学上给予的,而且,任何在发展上先天决定的时间表,都必须考虑为一系列用以改变人与人之间调节的潜能。由此不难看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仍然是埃里克森的理论基调,归根结蒂是一种先天预成论,没有摆脱弗洛伊德学说的生物学化观点。
参考书目孙名之著:《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载于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史论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82。H. W.Maier,Three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Harper and Row,New York,1965.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姗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姗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