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溪黄花
名称出处:《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概况异名:溪黄草、茵陈草(广东),熊胆草、土黄连(广西),涩疙瘩、黑疙瘩、草三七、黑节草(云南),碎兰花(贵州),溪黑草(广西瑶语)。
基源: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Planctranthus stratus Benth.;Isodon striatus(Benth.)Kudo;R.fangii(Sun)Hara]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并有小球形的块根。茎高15~100cm,被短柔毛至长疏柔毛。叶片卵形、宽卵形,长1.5~8.8cm,两面密被具节微硬毛,下面并满布褐色腺点;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圆锥花序顶生,由具11~13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条形;花萼钟形,长约2mm,外面疏被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密生褐色腺点,齿5,卵状三角形,长为萼长1/3,2唇形,前2齿较大;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具紫色斑点,长6~7mm,上唇4深圆裂,极外反,下唇稍长于上唇。小坚果卵状长椭圆形。花果期8~1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97页.图534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2700m的沼泽地或林下。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中南、西南、地区。
药性性味:苦,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凉。”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凉血散瘀。
主治:①《中草药学》;“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溪黄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