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铺地蜈蚣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异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狮子草、舒筋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蜈蚣草(《南宁市药物志》),凤尾伸筋(《江西中药》),伸筋草(《浙江民间草药》),立金草(《四川中药志》),合金草(《湖南药物志》)。
基源:为石松科灯笼草属植物灯笼草的全草。
原植物:灯笼草Palhinhaea cernua(L.)Franco et Vasc.(Lycopodium cernuum L.),又名狗仔草(《广州植物志》),垂穗石松、龙灯草(《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本种以筋骨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生溪间,绿蔓茸毛,就茎生杈,长至数尺。著地生根,头绪繁挐,如人筋络。俚医以为调和筋骨之药,名为小伸筋。秋时茎稍发白芽,宛如小芽。滇南谓之过山龙,端午日,采以入市鬻之。云小儿是日煎水作浴汤,不生疮毒,受湿痒。”所述及其附图实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cm。根须状,少数,白色。主茎初伏地横走,后直立,多分枝。叶稀疏,螺旋状排列,常向下弯弓。侧枝多回二叉,直立或下垂,分枝上的叶较密生,条状钻形,长2~3mm,全缘,通常向上弯弓。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圆形或圆柱形,长8~20mm,常下垂;孢子叶覆瓦状排列,阔卵形,顶端急狭,长渐尖头,边缘具长睫毛。孢子囊圆形,生于孢子叶腋;孢子同形。(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08页.图21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1100m的湿润酸性土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同属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L.clavatum var.niponicum Nakai;L.clavatum Clarke)的全草在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亦与本种同等使用。
余项参见“石松”条。
生药采集:7~9月采收全草,去净泥土杂质,晒干。药材产于四川、浙江、江西。
鉴别:全草黄绿色,茎圆形,长8~9cm,具纵棱线,分枝较多,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颜色,有明显的白色髓部,茎上生有淡棕色的根,根细而坚,茎上密生细小披针形似鳞片之叶。味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性味:甘,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温。” ③《重庆草药》:“微苦、涩。”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
主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又治风湿麻木。”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肝炎、黄疸、痢疾。” ④《陆川本草》:“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 ⑤《南宁市药物志》:“治妇女经闭及虚寒咳嗽,肠胃疼痛。煎水洗盗汗及荨麻疹。” ⑥《江西中药》:“内服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块,黄疸,大便下血。外用烧存性研末,治汤火烫伤。” ⑦《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扭伤及鸡爪风。”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筋骨疼痛,扭伤肿痛,目赤肿痛,急性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未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中草药》:“治小便不利,梦遗失精:铺地蜈蚣(鲜)30g,海金沙草(鲜)30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草药》:“治蛇缠疮:伸筋草焙干研粉,加麻油、冰片,调敷患处。”
单方应用:①《浙江民间草药》:“治跌打损伤:伸筋草茎叶15g。水煎服。” ②《闽南民间草药》:“治虚劳病,咳嗽,吐血,小便不利,遗精:铺地蜈蚣30g,公猪小肚1个(去油洗净)。和水适量,炖2小时服,1日1次。” ③《湖南药物志》:“治吐血:铺地蜈蚣30g。捣烂,开水冲服。”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肝炎,黄疸:铺地蜈蚣(鲜)30~60g,水煎服,1日1~2次。” ⑤《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铺地蜈蚣(鲜)30~60g,红糖15g。水煎服,1日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铺地蜈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