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癞虾蟆


药材名称:癞虾蟆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白草薢、白姜、白薯(《中药大辞典》),黄生姜、萆薢(江西),金线吊蛤蟆(安徽),粉草薢(浙江)。

基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纤细薯蓣的干燥根状茎。

原植物:纤细薯蓣Dioscorea gracilli Miq.

历史:癞虾蟆之名最早出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癞虾蟆产南康庐山,赭根细须,大如指,青茎蔓生。近根(根状茎)4叶对生,根似玉簪花叶而小……细如粟米成穗,开5瓣(花被碟形,顶端6裂)小黄花。”根据形态描述,分布附图,应是本种。

形态: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竹节状,形状不规则,表面有细丝状须根。单叶互生,有时在基部3~4片轮生,叶片卵状心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有时边缘明显的啮蚀状,干后不变黑,背面常具有白粉;叶柄与叶片近于等长。雄花序穗状,单生于叶腋,通常作不规则分枝;雄花无梗,单生,很少2~3朵簇生,着生于花序的基部;苞片卵形,薄膜质;花被碟形,顶端6裂,裂片长圆形,花开时平展;发育雄蕊3,药隔宽约为花药的1/2,不育雄蕊3,棍棒状,二者互生,着生于花托的边缘。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蒴果三棱形,顶端截形,大小不一,一般长1.8~2.8cm,宽1~1.3cm,种子每室2枚,着生于中轴中部,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5~8月,果期6~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558页.图794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坡疏林下,较荫湿的山谷或河谷地带生长较多。分布于我国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东部。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挖根状茎,除去须根,切成薄片,或斩厚片,晒干。

鉴别:根状茎不规则圆柱形,常扭曲,多短分枝和结节,直径1~2cm;表面暗黄棕色,上侧常有微凸起的茎痕,四周有众多细小的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尚平坦,粉白色。气微,味苦。

化学性质

根状茎含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薯蓣皂甙(Dioscin)、原纤细薯蓣皂甙(Protogracillin)和原薯蓣皂甙(Protodioscin),水解后得薯蓣皂甙元1.03%~2.39%。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19。

药性

性味:苦,平。

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主治:浙江遂昌地区民间用根状茎捣烂,敷治淋巴结核。

参考文章癞虾蟆想吃天鹅肉造句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梓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癞虾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梓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51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