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思茅松


药材名称:思茅松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基源:为松科松属植物思茅松的松节、叶、树枝梢、树皮、树脂、嫩球果和花。

原植物: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var.langbianensis(A.Chey.)Gaussen(P.langbianensis A.Chey.,P.sze oensis Cheng et Lau)

形态:乔木,高达30m。树冠广圆形,树皮褐色,裂成龟甲状薄块片脱落。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褐黄颜色,有光泽;二三年生枝上叶之基部的苞片逐渐脱落;芽红褐色,圆锥状,先端尖,稍有树脂,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3针一束,细长柔软,长10~22cm,径0.7~1mm,先端有细长尖头,叶鞘长1~2cm,横切面三角形,树脂道3~6个,边生。雄球花长圆筒形,长2~2.5cm,在新枝基部聚生成短丛状。球果卵圆形,长5~6cm,径约3.5cm,通常单生或2个聚生,宿生树上数年不脱落;中部种鳞近窄矩圆形,先端厚而钝,长2.5~3cm,宽1~1.5cm,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横脊显著,鳞脐小,椭圆形,稍凸起。种子椭圆形,黑褐色,稍扁,长5~6mm,径3~4mm。

生境与分布:在海拔700~1200m地带组成大面积单纯林,产于云南南部及西部。

化学性质

含二萜类。

参考文献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1;11(2):97。

药性

功效:散瘀行血,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镇静安神。

主治:树皮治湿热腹泻,荨麻疹;松节治风湿腰腿痛,白带;松针预防流感,治肾炎,关节炎;树梢治跌打损伤,膀胱炎,尿道炎;松塔治跌打损伤,骨折;花粉外用治中耳炎,鼻炎,湿疹,皮肤溃疡,外伤出血;松香治胃中湿热,红、白癜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研粉干掺或香油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木薯、钩吻(断肠草)中毒: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60g,铺地蜈蚣(马鹿角)15~30g。共捣烂,冲水150ml,去渣取汁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学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思茅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学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51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