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玉米黑粉
名称出处:《我国的真菌》
概况异名:稔头(《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黑粉菌科黑粉菌属真菌玉蜀黍黑粉的孢子堆。
原植物: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ydis(DC.)Corda[Ustilago zeae(Schw.)Ung.],又名玉米黑霉、棒子包(辽宁)。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稔头一名灰包,蜀黍之不成实者,忽作一包,白瓤如茭瓜、小儿辄取食之,味甘而酥……老则黑缕进出成灰。”后者指垣孢子成熟阶段,即系本品。近代本品用于利肝脏,益肠胃,解毒。
形态:本菌侵害玉米任何部分,形成大肿瘤(孢子堆),大小不等,直径0.4~15cm,外面包有一层由寄主组织所形成的外膜,早期呈白色或带紫红色,老熟后变成灰色,表面破裂,散出大量的黑粉孢子,孢子球形至椭圆形,稀为不规则形,表面有小疣,直径8~12cm。(图见《我国药用真菌》.66.图22)
生境与分布: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性质孢子表面蜡类成分中,主要含C25、C27、C29正烷烃类化合物;C16~C20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以及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油酸等游离脂肪酸。孢子中还含大量麦角甾醇(Ergosterol)及少量菌甾醇(Fungisterol,Ergost-7-enol.)胆固醇等。另含糖脂醇,4-O-(2,3,4,6,-四-0-酰基-β-D-甘露吡喃糖基)-D-原藻醇[4-0-(2,3,4,6-Teira-0-acyl-β-D- nnopyranosyl)-D-erythritol]。孢子中还含黑粉菌黑色素(Ustilagomelanin),经降解证明其为儿茶黑色素(Catechomelanin)[1]还含丙氨酸、蛋氨酸、精氨酸、有报道含油脂12.5%、蛋白、多肽氨基酸4%,多糖及糖甙类20%,其它81.5%[2]。
参考文献[1]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88。[2] 全国药用真菌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集.1983:23。
药性性味:甘,寒。
功效:利肝脏,益肠胃。
主治: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
参考文章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粮食作物病虫手册——玉米黑粉病粮食作物警惕玉米黑粉病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防治方法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的防治对策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症状与防治粮食作物虹桥区域站关于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建议粮食作物玉米黑粉病的综合防治粮食作物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玉米黑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