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龙吐珠


药材名称:龙吐珠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基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龙吐珠的全株。

原植物:龙吐珠C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又名白萼頳桐(《海南植物志》)。

形态:攀援状灌木,高1.5~5m。幼枝四棱形,被黄褐色短绒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狭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10cm,宽1~4cm,基部近圆形,全缘,顶端渐尖,表面被小疣毛,背面近无毛;基脉3出。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二歧分枝,长7~15cm、序宽10~17cm;具披针形苞片;花萼白色,基部合生,顶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长1.5~2cm,宽1~1.2cm;花冠深红色,外被细腺毛,裂片椭圆形,花冠管与花萼近等长;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棕黑色,有2~4分核,宿萼果进增大,红紫色。花期3~5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97页.图5147)

生境与分布:原产非洲。我国各地栽培,北方多在温室栽培。

化学性质

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氧-乙酰基米欧泼罗甙(8-O-Acetylmioporoside)、麦里托甙(Meliff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8-氧-乙酰基哈拍及甙(8-O-Acefylharpagide)、日毕托甙(Reptoside)、筋骨草甙(Ajugoside)。

参考文献

CA 1982;96:17241g。

药性

功效:解毒。

主治:慢性中耳炎。 《新华本草纲要》:“广西民间用全株治跌打损伤;广东民间用叶治慢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成人每次用叶12~13片,小儿7~8片,加糖冬瓜,水煎,连服3~4天。

参考文章龙吐珠的繁殖要点观赏园艺龙吐珠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观赏园艺龙吐珠的盆栽养护观赏园艺龙吐珠的栽培管理要点观赏园艺龙吐珠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龙吐珠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龙吐珠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龙吐珠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龙吐珠的养殖方法观赏园艺龙吐珠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欣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龙吐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欣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19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