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oxiang
[外文]:giant-hyssop
常用芳香化湿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或藿香Agastache rugosus的全草。李时珍谓:“豆叶曰藿,其叶似之”,故名。
产地和性状广藿香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主产地为广东、海南。藿香(又名土藿香)则野生于山坡、路旁,现在亦多栽培,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广藿香于五、六月茎叶生长茂盛时割取地上部分,晒两三天,堆放,闷两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全干为止。藿香于六、七月已抽出花序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广藿香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微弯曲,直径0.2~0.7厘米;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厘米,被灰褐色栓皮,木质坚硬。叶对生,皱缩或破碎,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厘米,宽3~7厘米,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锯齿,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图1)。气香特异,味淡微苦。
藿香茎呈方柱形,常有对生的分枝;四面平坦或凹入成宽沟;直径0.3~1.0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灰黄颜色,少毛茸;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髓部白色;老茎坚硬木质化,断面中空。叶对生,长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质薄而脆,上面近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及点状腺体(图2)。气清香,味淡。
性味和功用此品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等功能。适用于湿阻中焦之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饮食生冷、寒热头痛、脘腹胀满、腹痛吐泻,以及痢疾、疟疾等证。
成分和药理广藿香全草含挥发油约3%,其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约占52%~57%;其他成分有丁香油酚、桂皮醛、广藿香薁醇、广藿香吡啶、石竹烯、γ-广藿香烯、β-榄香烯、γ-毕澄茄烯、二氢白菖考烯、广藿香酮等。藿香全草含挥发油约0.2%~0.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还有茴香醚、茴香醛、α-柠檬烯等。
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藿香煎剂(8%~15%)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浸出液比煎剂抗菌力强。藿香水煎剂(15毫克/毫升)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浓度增至31毫克/毫升时,可杀死钩端螺旋体。广藿香酮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菌等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应用和禁忌此品辛散而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烈,为治脾胃湿浊不化的要药。对湿阻中焦的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者,用之每获捷效。偏于寒湿者,可配半夏、丁香、白豆蔻;偏于湿热者,可配黄连、竹茹;脾胃虚者,可配党参、白术;妊娠呕吐者,可与砂仁、半夏等顺气安胎药同用。藿香化湿和中、又兼解表散邪,如外感风寒、内伤食滞,证见寒热头痛,腹部胀痛,呕吐泄泻,身倦苔腻者,常配紫苏、白芷、厚朴、大腹皮等,以加强发表化湿和消导之力。又如夏伤暑湿、头昏胸闷、恶心、口中黏腻、不欲饮食,可与佩兰相须为用,以化湿解暑,则疗效更佳。对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证见发热身困、胸闷恶心、口腻不渴者,可配半夏、厚朴、茯苓等化湿药同用。若湿热并重,证见身热困倦、胸闷腹胀、溺赤便秘,可配滑石、茵陈蒿、黄芩、连翘等清热利湿药同用。配猪胆汁为丸,可治鼻渊、鼻流浊涕、不闻香臭。藿香单味煎汤,时时含漱,能除口臭。外用配大黄、黄精、皂矾,醋浸一周后去渣,将患部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次1~2小时,可治手、足癣。内服煎汤用量4.5~9克,不宜久煎。鲜品解暑化湿辟秽之功更佳,用量加倍,或入丸、散剂。用适量。阴虚火旺、胃热作呕者忌用。
参考文章藿香的介绍观赏园艺柑桔园间种藿香蓟大有可为果树园艺藿香蓟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藿香蓟的栽培要点观赏园艺藿香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藿香蓟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藿香的病害防治观赏园艺藿香蓟的繁殖方法及注意事项观赏园艺藿香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藿香正气水配合中药治疗仔猪泄泻的体会猪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严奕雯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藿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严奕雯;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