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翱翔飞鱼


翱翔飞鱼:别名大头飞鱼,为颌针鱼目、飞鱼科、燕鳐鱼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西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一部分。属大洋洄游性鱼类,栖息于近海或浅海域表层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1758年命名。它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所以为了躲避捕食者,进化出了特殊的飞行本领。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在遭到攻击或受到轮船引擎声音 的时候,才施展飞行的本领。

游速可达60km。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鸟类的翅膀一样,它也是飞行最快的鱼类。能高高跃出水面,在空中停留40多秒,最远可飞行400多米。蓝色的海面上,破浪前进、时隐时现的画面十分壮观。

生存环境:海水较大长度:30cm形状分类:梭形颜色分类:蓝色_银色活动区域:上层饲养难度:较难性情习性:敏捷适宜温度:26℃±2℃酸碱范围:8.2±0.2(PH)硬度范围:8±2(DH)寿命年限:8年食物饲料:藻类翱翔飞鱼形态特征 >

体长24-30cm。体型较小,以擅飞而著名。受惊吓时会跃出水面,利用其特化的胸鳍作长距离的滑翔。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飞跃的高度足以使它跳上水面的船只甲板,船员常在黎明时发现掉落在甲板上的飞鱼。吻钝短。口开於前端,下颌略等长於上颌。鼻孔两对,大形,近於眼前。鳃裂宽,鳃膜在喉峡部游离。体色银色至蓝色。

翱翔飞鱼饲养方法 >

在海中的主要食物是细小的浮游生物。

翱翔飞鱼雌雄分辨 >翱翔飞鱼繁殖方式 >

每年4-5月份产卵,繁殖后代。它的卵又轻又小,卵表面的膜有丝状突起,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栖海藻上。以前渔民们根据飞鱼的产卵习性,在它产卵的必经之路,把许许多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借此来捕捉它们。目前国家有了保护措施,这种美丽的鱼类受到了保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翱翔飞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86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