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暗管排水

[拼音]:anguan paishui

[外文]:pipe drainage

在地面以下一定的深度埋设渗水管道,用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工程技术措施。暗管排水起源很早。公元前 2世纪古罗马人将石头和树枝填放在沟槽内,用来排除地下水。英国人于1810年首创近代暗管排水。随后,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也均推广应用。在我国暗管排水起源也很早。如河南省济源县用合瓦管排水,山西省太原市五府营采用砖砌暗管排水,都有悠久的历史。

组成

暗管排水设施可分为田间排水管、集水管和截渗排水管等。田间排水管用来吸收并排除农田多余的地下水,集水管用来汇集田间排水管排出的水,并向下一级排水沟(管)输送。低洼地区建立暗管排水系统,一般需要在出口部位修建泵站,通过抽水,将水排到区外。为便于检修和清淤,还需要在排水暗管上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100~200m)设置一眼检查井。截渗排水暗管则用以截取来自河道、水库或渠道的侧向渗漏水以及来自高坡的侧向地下径流,以降低其附近的地下水位,并使低洼地免受地下水的浸渍,防治涝渍和土地盐碱化。

结构形式

(1)暗管:用不同材料作成各种形状的管子,埋设在地面以下,管子周围包填滤水材料,在水压力作用下,地下水透过多孔管壁,或通过管子接头处的缝隙渗入管内,然后通过排水系统输送到排水区外。在粘性土质条件下,暗管不易淤堵,对滤料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当地材料如秫秸、稻壳等,而且主要填放在暗管上部。在砂性松散土质条件下,为防止淤堵暗管,对滤料要求比较严格,通常采用配比合理的砂石料、植物纤维和人工合成滤料等,而且要求在管道周围铺设均匀,将其包裹严密,以防止泥沙淤堵管道,降低排水效果。

(2)暗沟:分土暗沟和填滤暗槽两种。在地里开挖一定深度的沟槽,上面加盖土垡或预制顶盖,然后填土,称作土暗沟(或土暗墒),适用于粘土地区,但维持时间不长。在开挖好的沟槽中填放滤料,上部覆土回填,称作填滤暗槽,适用于土质松散和当地材料易得的地区,但其过水间隙很小,要采取措施防止泥沙及杂物堵塞。

(3)鼠道(见鼠道排水)。

材料和施工

通常使用的排水管材有竹管、砖瓦管、竹木管、水泥制品管和塑料管等。过去一般用人工埋设暗管,近年来随着施工机械的发展,采用开沟铺管机埋设波纹塑料管或瓦管等,由于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还有采用无沟铺管机埋设塑料排水管等先进施工工艺。工厂生产的带裹滤料的新型管材也已研制成并投入使用。这些进展都标志着暗管排水技术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优点和缺点

采用暗管排水措施,具有不占用土地,方便耕作,能保证排水深度和有利于管理维修等优点,但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建筑材料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向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暗管排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向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76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