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ilaohai
[外文]:waterlogging da ge
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由于降水过多,农田土壤过湿、淹水或洪水泛滥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类型水涝害可分为湿害、涝害和洪水害 3类。连阴雨或积雪融化,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因缺氧而生长滞缓,产量降低,称湿害或湆。雨水过于集中,排泄不畅,田间积水,为害根系,引起植物萎蔫、落花、落果、空壳、瘪粒以至倒伏、霉烂,称涝害。大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作物,危害林木,冲毁农田、畜舍和农业设施,称洪水害。涝害又可按季节分为春涝、春夏涝、夏涝、夏秋涝、秋涝等。
影响因素主要有:
(1)降水。降水过多、过于集中是发生水涝害的直接原因。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的比例,雨季的长短、早晚是水涝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而一年中季风的进退、雨带的活动等则是其天气背景。在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暖湿的气流向北推进与北方冷空气交汇,锋面附近形成雨带,并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而逐渐北移。如大气环流发生异常,雨带在某一个地区停留过久,就会因雨水过多而发生水涝害。台风和气旋活动常带来暴雨和大雨,在它们经过的地方,也易出现涝害。
(2)地理、土壤和排水状况。可影响水涝害的程度。如汇水面积大的江河下游,易受洪涝灾害。湿害在渗水快的沙土地不易发生;而在粘土和有不渗水层的土壤,雨水稍多时就生湿害。坡地不易发生涝害;但洼地因排水困难,常大面积受涝。
(3)作物特性。水涝害发生还与当地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其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不同作物和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过湿和积水的适应能力不同。小麦、油菜、棉花等旱田作物在70%以上的土壤孔隙充满水分时开始受害。水分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重,表现为烂根、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棉花蕾铃脱落、铃重减轻等;并常诱发病虫害流行。大豆需水较多,但在幼苗期淹水1~2天就会落叶;三叶期水淹过顶,会影响腋芽分化,使分枝和花都大为减少;灌浆后期田间积水也会引起烂根。水稻较耐涝,但长时间淹水会影响光合作用,孕穗期淹水会使小穗停止生长,出现烂穗、畸形穗或白穗,穗粒数减少,空瘪粒增多等。深水稻能耐涝,可在 1米左右甚至更深的水中生长。
发生规律我国近500年来,水涝害频发时期和少发时期交替出现,有准周期的特点(表1)。不同纬度带水涝害发生的频次也不同,北纬25°~30°发生的频次较多。涝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其次是东南沿海,松花江及辽河中下游。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水涝害较轻;新疆、内蒙古、 、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极少发生。从季节看,春涝和春夏涝主要发生在华南及长江中下游;黄淮平原、东南沿海、四川盆地及东北地区发生夏涝的频率较高;夏秋涝和秋涝多发生在西南地区和陕西中南部,其次是华南及长江中下游(表2)。
危害和防御途径水涝害是许多国家农业生产上的重大灾害。1973年,美国密西西比河洪水泛滥成灾,其严重程度之猛为 129年来所未见。印度的特里普拉邦暴雨成灾,20万以上的人无家可归;克什米尔地区有近800个村庄为洪水隔绝,70万人流离失所。孟加拉国几乎被洪水席卷,仅在库米拉等四个县,就有100多万人遭灾,农作物被大面积毁坏冲走。1974年,巴西发生严重水灾,10个州灾民超过 300万,5000余人死亡。是年孟加拉国又大雨成灾,淹没了 1/4以上的土地,受灾人口近2000万。缅甸314个市镇中,有133个受灾,共毁庄稼约45万公顷,136万人受灾,40万人失去家园。
我国早在纪元前就有关于黄河泛滥成灾的记载。从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的2000多年间,有记载的水涝害达1029次,常出现平地行舟,禾谷尽没,灾民四出逃荒的悲惨景象。1949年后,经兴修水利、综合治理,水涝灾害已有减轻,但仍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的一个重大障碍。1954年、1963年和1981年大范围的涝害,都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防涝抗涝的主要措施有:
(1)掌握水涝害规律,加强预报工作。
(2)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3)兴修水库,蓄洪防涝。
(4)开挖沟渠,形成排水体系,以排除地表积水、减轻湿害。
(5)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6)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如在低洼易涝地区发展水稻,减少旱田作物面积;滨湖地区应发展水产养殖,实行多种经营等(见排涝)。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水涝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