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臭蒿


药材名称:臭蒿

名称出处:《我国民族药志》

概况

异名:牛尾蒿(《甘肃中草药》),桑资纳博(藏族名),乌木黑-协日乐吉(蒙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臭蒿的全草。

原植物:臭蒿Artemisia hedinu Ostenf.et Pauls.

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有臭味。茎单生,高15~100cm,紫红色,具纵棱,无毛或被疏腺状短柔毛。基生叶多数,具短柄或近无柄,密集成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长10~14cm,宽2~3.5cm,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茎下部与中部叶叶柄长1~5cm,叶片长椭圆形,长6~12cm,宽2~4cm,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中轴与叶柄两侧均有少数栉齿,基部半抱茎,并有小型栉齿状分裂的假托叶。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mm,在分枝上组成密穗状花序,再于茎顶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内、外层近等长,外层椭圆形或披针形,背面无毛或有腺状短柔毛,边缘紫褐色或深褐色,膜质,中层椭圆形或卵形,无毛;花序托凸起,半球形;雌花3~8朵,花冠狭圆锥状,檐部具2~3齿;两性花15~3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外面有腺点。瘦果长圆状倒卵形,纵纹稍明显。花期5~8月,果期9~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32页.图6477)

生境与分布:多见于湖边草地、河滩、砾质坡地、田边、路旁、林缘等地(青海、 多在海拔2000~4800m地区)。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锡金、原苏联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苦,寒。有毒。

效:清热凉血,解毒退黄。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毒蛇咬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臭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61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