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荷莲豆菜


药材名称:荷莲豆菜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圆叶鹅儿肠、地花生(贵州),水青草(海南),水荷豆、野豌豆(广西),十二对草(福建),野雪豆、水天诛(广东),月亮草、野豌豆菜(云南)。

基源:为石竹科荷莲豆属植物荷莲豆的全草。

原植物:荷莲豆Dry ria cordata(L.)Willd.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光滑,纤细,匍匐簇生,基部分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形,长1~1.5cm,宽1~1.2cm,有柄;托叶针形。花成顶生聚伞花序;花梗有柔毛;萼片5,披针状卵形,长约3mm,边缘膜质,有3脉;花瓣5,白色,长约2.5mm,顶端2深裂;雄蕊5,和萼片对生,微短于花瓣;子房卵形,花柱2,基部合生,柱头2裂,胚珠2。蒴果卵形,2瓣裂。种子近圆形,有疣状突起。(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19页.图123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溪流边和杂木林缘。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

化学性质

含琥珀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1],还含有荷莲豆菜碱(Cordatanine)[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和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2;13(8):343。[2] 植物学报 1986;28(4):450。[3] 中药通报 1987;12(1):36。

药性

性味:苦,凉。 ①《贵州民间药物》:“平,微涩。” ②《云南中草药》:“苦,凉。”

效:清热解毒。

主治:疮疖痈肿,黄疸,疟疾,风湿脚气。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黄疸,散痞块。”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消炎,消肿,解毒,清热。治热疮,疮疖,痈毒,蛇伤,眼膜炎,小儿疳积及小儿哮喘。”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利湿退翳。治黄疸,疟疾,翼状胬肉,骨折,疮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泡酒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黄疸:圆叶鹅儿肠、金针花各30g。煎水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小儿急惊:荷莲豆草、地耳草、一点红、一枝黄花、鱼腥草各15g。水煎或捣烂取汁服。” ③《福建药物志》:“治带状疱疹:荷莲豆草、绿竹叶各等量,烧炭存性,加雄黄末,调油涂患处。”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肝炎,胃痛,疟疾,翼状胬肉,腹水,便秘;外用治骨折,疮痈,蛇咬伤:荷莲豆草6~9g。水煎服或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脚气:圆叶鹅儿肠30g。泡酒服。”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痞块:圆叶鹅儿肠捣烂,炒热包患处。”

参考文章荷莲豆菜的作用和效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荷莲豆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579.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