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茜草


药材名称:大茜草

名称出处:《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大叶茜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沙糖根、小血散(云南丽江)。

基源: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大茜草的干根。茜草属全世界有60余种,我国有10余种。

原植物:大茜草Rubia leiocaulis(Franch.)ls

形态:多年生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m左右;很少攀缘状。茎和分枝均有直槽,近无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根状茎横走,多分枝;地上茎刺较少。叶纸质或薄革质,四枚轮生,叶片长圆形、菱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长3~6.5cm,宽1.5~3cm,顶端短渐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或浅心形,边稍反卷而粗糙,通常仅下面脉上疏生短硬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1~3cm,有时近无柄。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通常比叶稍短,花疏散;总花梗长可达3~4cm;花小,白色,直径约3.5mm;花冠裂片卵形,顶端收缩、渐尖,常近反折。浆果小,球状,直径约4mm,黑色。花期6~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76页.图596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100~3000m的山地林中。分布于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挖,除去茎苗及泥沙,晒干或烘干。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

鉴别:根茎横走,弯曲,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1~3mm;表面红褐色,有纵沟,节上常带细长的茎及须根,节间长1~2cm,有时皮部皱缩。质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红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淡。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蒽醌0.66%(四川产),其中结合型为0.48%,游离型为0.18%[1]。1-羟基2-羟甲基蒽醌(1-Hydroxy-2-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2-甲基蒽醌、1,4-二羟基-2-甲基蒽醌和大叶茜草素(Rubi illin),即3’-甲氧羰基-4’羟基-6,6-二甲基萘并(1’,2’-2,3)吡喃[2]。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2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3 。[2] 药学学报 1985;20(1):53。

药性

性味:苦,寒。

效:凉血,止血,祛瘀,通经。

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中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茜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中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56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