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土瓜


药材名称:土瓜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滇木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旋花科鱼黄草属植物山土瓜的块根。鱼黄草属全世界约80种,我国约16种。

原植物:山土瓜Merremia hungaiensis(Lingelsh.et Borza)R.C.Fang(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Ipomoea wilsonii Gagn.),又名红土瓜、土瓜、山红苕(《我国高等植物图鉴》),土蛋(《遵义府志》),野红苕、山萝卜(四川),野土瓜藤(贵州),红土瓜、地瓜(云南)。

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具块根,块根卵状或球形,有时2~3个串生,表皮红褐色、暗褐色或肉白色,含淀粉粒,并有乳状粘液。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大多旋扭,无毛。叶柄长0.8~3.5cm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2.5~11.5cm,宽1.2~5cm,顶端钝微凹,渐尖或锐尖,具小短尖头,基部钝圆、楔形或微心形,边缘微啮蚀状,或近全缘,两面无毛,仅叶片基部被少数缘毛,有侧脉5~6对,脉有时带紫色。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6cm,无毛,着生2~3朵或数朵花,或单花生叶腋;苞片小,鳞片状,长约1mm,花梗长0.5~2cm,比花序梗粗壮,无毛;萼片等长,或外方2片稍短,椭圆形,顶端钝,边缘干膜质,外萼片长0.7~1.4cm,内萼片长1.2~1.5cm,均无毛;花冠黄颜色,漏斗状,长3.5~6cm,瓣中带顶端被淡黄颜色短柔毛,其余无毛;雄蕊稍不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被毛;花盘杯状;子房圆锥状,2室,无毛,柱头2,球形。蒴果长圆形,长1~1.3cm,4瓣裂。种子长5.5~7mm,密被黑褐色茸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32页.图501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3200m的草坡、山坡灌丛或松林下。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洗去泥沙,切片,晒干。药材产于云南。

鉴别:本品多切成圆片状,厚约5mm;切面黄白色,粉性,质地较疏松,有干缩皱纹;周围根皮菲薄,外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粗糙。气微,味微甜。

以干燥、色白、不碎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滇南本草》:“红土瓜入脾、胃二经。白者入肺经。”

效:清肝利胆,润肺止咳。

主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 ①《滇南本草》:“有红白两种。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通经解热;治咳嗽,肺经结热成痈,亦治妇人乳结不通,阴阳不分, 虚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呕疗饥;补脾,解胃热,宽中,利小便,止大肠下血。白者治肺热,消渴,利小便;治肺痈咳嗽,通乳汁。”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平肝,清肝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云南中草药》:“治慢性肝炎:红土瓜30g,红糖或蜂蜜为引,水煎服。” ②《滇南本草》:“治膀胱偏坠气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点水酒煎汤服。” ③《云南本草》:“治小儿疳积,疝气:红土瓜9g,水煎服。” ④《云南中草药》:“治火烫伤:鲜红土瓜根,捣烂外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增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土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增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56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