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农业生产性建筑

[拼音]:nongye shengchanxing jianzhu

[外文]:building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工程手段。一般指这些建(构)筑物本体及其内部的设备和设施。

概况

根据陕西省半坡村遗址考证,我国在6000多年前就已有烧制陶器的窑场、贮藏粮食的窖穴及牲畜围棚。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中,已发现经过防潮处理的窖穴用于贮藏粮食。温室栽培至迟在2100年前就已出现。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性建筑的使用范围和规模较小,且多为居室的一部分。20世纪中期以后,农业生产性建筑迅速向现代化发展。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农业建筑专业,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和设计机构。

分类

现代农业生产性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类:

(1)温室建筑。可利用多种工程手段,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控制环境条件。也可用以防止雨露、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见温室、塑料棚)。

(2)畜禽场建筑。包括鸡、鸭、猪、牛、羊、兔、鹿等畜禽舍及其附属建筑。依靠不同水平的机械化、自动化手段进行舍内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

(3)农业库房建筑。大致分为3类:农副产品贮藏库,如粮食仓库、种子库、种质资源库、果蔬贮藏库等;农机及物料库,如农机库(见农机库小区)、 、工具零件库、物料杂品库等;危险品库,指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库房,如机用油库、农药库、化肥库等(见仓库)。

(4)农畜产品加工建筑。包括畜禽肉、皮毛、羽毛、谷物、粮油、水产品和乳脂品、果蔬及饲料加工等建筑。各类加工建筑由于工艺条件和使用要求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5)农机具维修厂建筑。根据其规模和任务分别设修理、铸工、锻工、焊接、钳工、木工、机加工等车间。通常为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层厂房。

(6)农村能源建筑。主要有小水电、沼气池、沼气发电机房(见沼气)的建筑物,以及为太阳能、风力、地下热能等能源的直接利用而修建的建筑物(见农村能源)。

(7)水产品工厂化养殖建筑。主要用于寒冷地区。水源多利用电厂或其他工业温水或地热温泉水。以普通地下水作水源的养鱼工厂,一般采用循环水系统,需设立水处理车间或装置,包括过滤、沉淀、净化、增温、增氧装置。养鱼间宜南-北向设置,净空不宜过高,房顶一般采用玻璃或塑料。养鱼池和水处理池多用钢筋混凝土池子,形状以矩形居多。

(8)农业科研建筑。包括供动物、植物、土壤等试验用的综合性或专业实验室、多能温室、人工气候室等。绝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单层或多层房屋建筑,在建筑能和设备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见实验动物房、人工环境模拟)。

特点

除农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维修、农机库房建筑和一部分辅助性建筑具有较多的一般工业厂房的特点外,农业生产性建筑的一般要求是为农业生产对象创造一个能促进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即较一般工业建筑更多地强调人工小气候环境。又因各地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风雪、雨量、日照等)差异悬殊,农业生产性建筑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寒冷地区畜禽饲养建筑主要是解决防寒、保温问题,宜作封闭式建筑;炎热地区则主要解决通风、隔热问题,宜作开敞式建筑甚至简易棚舍。建筑物的朝向、屋面形式构造、坡度和控制设施等也因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建筑物的标准也差异甚大。我国目前既有尚未摆脱原始状态、仅能部分地挡风避雨的鸡窝、猪圈和手工作坊,也有建筑标准和控制手段无异于精密工业厂房的人工气候室、种质资源库、全自控温室等。由于农业生产性建筑的承重结构所受的荷重较小,一般采用轻型结构以降低造价,并便于运输和工厂化、装配化生产。

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工厂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性建筑的环境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生产工艺和管理工业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其投资和规模也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同时对农业生产性建筑的工艺、设备、控制手段、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也将相应加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延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农业生产性建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延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48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