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ixia
[外文]:prawn
甲壳动物(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 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的统称。我国北方的对虾在市场上常成对 ,故称对虾,也称大虾、明虾。具重要经济价值的浅海产大形游泳虾类。
种类和分布对虾属共有28个现生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大西洋美洲沿岸有 7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是褐对虾(Penaeus aztecus)、 白对虾 (P.setiferus)和桃红对虾(P.duorarum);大西洋非洲沿岸仅1种(P.notialis) 。美洲太平洋沿岸共5种,产量较大的是凡纳对虾(P.vannamei)、加州对虾(P.californiensis)和细角对虾(P.stylirostris)。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包括东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诸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共有14种, 其中最重要的是墨吉对虾 (P.merguiens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印度对虾(P.indicus)、斑节对虾(P.monodon)、澳洲对虾 (P.esculentus)、 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短沟对虾 (P.semisulcatus)。我国近海特产的我国对虾(P.orientalis),是仅分布于亚热带边缘区的一种洄游性虾类。地中海附近水域仅产欧洲对虾(P.kerathurus)1种。
形态对虾个体很大,雌性成体体长一般达16~20厘米,体重约40~90克;雄性长约12~18厘米,重20~60克。体侧扁,腹部发达,头胸甲有胃上刺、触角刺和肝刺,有明显的额角后脊和触角脊。额角长而粗大,上缘具8~11齿,下缘具1~5小齿。雄性第3颚足末端2节常变形,末第2节末端有丛毛。前3对步足各具小螯,后2对步足爪状,腹部附肢发达,雄性第1对变形为交接器,略呈倒钟形(喷泉状);雌 接器大多呈圆盘状,内为纳精囊,有纵裂口;个别略呈方袋形,前缘横向开口,前端中央有一小圆突;或仅凹下,为开放型,无纳精囊。
生物学特性对虾产沉性卵,发育很快。刚孵化的幼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具3对附肢,称为无节幼体(或六肢幼体),无口和肠道,不进食,靠体内卵黄维持生活和发育。经4~6次蜕皮后变为溞状幼体。胸部和腹部开始分化,胸部出现分节,附肢增多,口、 和消化道也已形成,开始摄食微小的浮游植物。再经3次蜕皮变成糠虾幼体,它的腹部分节完全,腹肢也开始发育,胸肢分化成颚足和步足,同时出现螯和爪。再经3次蜕皮才形成仔虾,此时体长约5~6毫米。仔虾经几次蜕皮才能从浮游生活变为底栖。
对虾主要是肉食性。成虾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其他类群的中小型种为食物,也捕食小型底栖生物。幼体阶段摄食浮游性单细胞藻类和小型浮游动物。有的种如斑节对虾也兼食植物性食物。
对虾按生态习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居型,如日本对虾、欧洲对虾等,栖于浅海或海湾,白昼常潜伏于海底沙内(仅露两眼和触角鞭),在分布区内无大范围的季节性移动。另一类为移栖型,如我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等。它们常栖于近河口的混水区,幼虾对低盐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虾虽有潜底习性,但白昼也常在底上游泳或爬行活动,并有明显的季节性移动,常密集成群。有的种如我国对虾,有长距离的季节性洄游习性。
我国对虾仅分布于黄、渤海和南海北部及广东中西部近岸水域,能适应变化较大的水温和盐度环境。黄海种群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环境尚能生存,但适宜的繁殖温度却要高于15~18℃。产卵场都在盐度较低的河口或近岸水域,仔虾期能适应河口咸淡水环境,甚至在盐度不到10的半咸水域也能正常生活。常大量密集成群,随潮水进入河口内数十公里。体长超过30毫米的稚虾逐渐游离河口,在沿岸水深仅1米左右的浅水区摄食发育。幼虾随体长的增长而逐渐向远岸海域移动。秋末冬初渤海和黄海沿岸浅海区水温迅速降低,虾群便向黄海南部的深水区作越冬洄游,越冬场底层水温宜维持在10~12℃以上,盐度32~33。到翌年春末夏初又开始向北方渤海和黄海各大河口近岸水域洄游,产卵繁殖,产卵后亲虾大多死亡。我国对虾是对虾属中唯一能作长距离洄游的种。越冬洄游过程中常于渤海海峡内外水域大量成群;春季产卵洄游中在山东半岛北岸和渤海 3个大湾的产卵场附近也常密集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场。秋季10~11月是黄、渤海主要对虾汛期。我国对虾的生命周期短,生长快,一年即可成长。繁殖期中1尾雌虾可产卵4~5次,每次可产卵数十万至100万粒。但幼体在发育变态期间,常由于海水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突然改变或食物供应不足而大量死亡,因此虾群的数量波动常很大,资源量及捕捞量亦随之而不稳定。但对虾的生命周期短和产卵量大,也使资源的恢复较为容易。
捕捞对虾捕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很大发展。机动拖网渔船(单拖或双拖)主要捕捞对虾类的大中型种。我国南海渔民用光诱围网捕集群虾,获得较高产量;此外也有以小流刺网渔船或定置网捕捞的。
养殖对虾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我国、日本、东南亚各国、中美洲和大洋洲各国以及法国等已有较大规模的人工育苗设备。我国以养殖我国对虾(渤、黄、东海)和斑节对虾(台湾省)为主,还养殖墨吉对虾(广东、广西)、长毛对虾(福建)、短沟对虾和新对虾等。日本、法国的养殖对象以日本对虾为主,东南亚各国以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印度对虾为主,美洲国家以褐对虾、白对虾、细额对虾、凡纳对虾等为主。80年代以来在大力发展人工养虾的同时,我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进行人工培育种苗和放流增殖的实验,以使对虾资源量能够稳定并逐渐增加。
养殖方式见虾类养殖。(见彩图)
参考文章中药预防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果树园艺浅谈南美白对虾淡水土池养殖技术水产/渔业南美白对虾游塘原因及应对措施水产/渔业南美白对虾综合疾病防治技术水产/渔业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原因及防控水产/渔业出口对虾养殖技术水产/渔业养殖南美白对虾注意的几个问题水产/渔业对虾养殖,事先做好预防与有效应对才是致胜之道水产/渔业南美白对虾生长旺期病害防治水产/渔业罗非鱼对虾河蟹抗灾减灾技术的措施水产/渔业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傲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对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傲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