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叶海龙


叶海龙:别名,为刺鱼目、海龙科、叶海龙属、海龙系列品种,原产于印度洋大洋洲西南部附近海域。

属大型海龙品种,体色根据年龄、食物、周围环境多变,通常呈黄褐色或绿色,体表生有许多海藻叶瓣状的扁平半透明附肢,可完美的拟态海草,是不折不扣的伪装老师。是南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会、南澳大利亚的官方海洋标志。

生存环境:海水较大长度:38cm形状分类:其他颜色分类:绿色_棕色活动区域:中下饲养难度:很难性情习性:温和适宜温度:20℃±2℃酸碱范围:8.2±0.2(PH)硬度范围:8±3(DH)寿命年限:10年食物饲料:肉食叶海龙形态特征 >

鱼体由骨质板组成。浅水区域的叶海龙体侧体侧条纹为粉红色,叶状附肢棕绿色,深水海域则呈灰褐色或酒红色,叶状附肢绿色、黄棕色至浅棕色,体侧纵条纹白色。澳大利亚许多人相信叶海龙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因此该种在澳大利亚的许多节日中都被当做吉祥物或象征物,其形象常出现于家居饰品、纹身及衣物的图案上。为对这种奇妙的动物进行庆祝及表达喜爱之情,叶海龙节常在南澳举行,由昆士兰州的区自治会组织,吸引了数千名参与者。

叶海龙饲养方法 >

野生于深度5-15m,有较多大型藻类的温带沿海礁石、沙床水域。性格孤僻,喜独居,很少与同种之间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也没有固定的家庭或群体,雄性和雌性叶海龙有时会一起行动,而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繁殖而已。方向感很强,可游到100m之外后,毫不费力地返回到原点。以糠虾及其他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为食。由于游泳能力极弱,当遇到强大洋流或暴风雨时有可能会因过度疲劳而死亡。没有牙齿和胃,因此它们几乎是在不断地进食。

叶海龙雌雄分辨 >

幼鱼体表花纹及附肢呈黑色,附肢末梢呈蓝色。

叶海龙繁殖方式 >

无明显繁殖季节。雌鱼一次产卵200-300粒,卵径4cm。同时雄性在尾部长出许多毛细血管,然后进行膨胀、起皱,形成约120个卵托,卵托在卵嵌入后会速度硬化。此时雌性会将卵转移到雄性的卵托上受精,日后由雄性携带于尾部孵化。孵化期平均6-8周。幼体吻很短,且叶状附肢较少。它们会在浅水区域依靠卵黄囊提供的营养生活2天。幼体出会在1-2年内完全发育成熟,具备繁殖能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锦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叶海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锦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13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