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朝更迭,产生了种种难题,也为后来的君王积累了重要的智慧和深刻的教训。南朝陈后主的悲剧结局便是给了隋文帝这样的启示: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史上奢华无度的帝王都难以长久统治。
当他将此道理告诫皇子杨勇时,杨勇身披崭新“文饰蜀铠”恭敬地站在他面前。看到太子如此华丽的装扮,他又补充道:“今赠你刀子一把,望能体察朕意。”这句话似乎暗示着要杨勇舍弃华丽的服饰,但杨勇未能领悟父皇的深意,依然沉溺于奢靡之风。
杨勇还广泛结交大臣,对投缘之人便邀请至东宫共饮。虽然这在当时并非不可接受之事,作为大隋朝的太子,偶尔的奢华行为仅被视为道德瑕疵。对于皇族而言,适度的奢华实属正常,过度节俭反而可能引人质疑。人们常赞扬节俭美德,实际上,赞赏节俭的人多为生活困窘的穷人,他们无法承受奢华的代价。
先贤老子云,“大道废,有仁义”。由此可见,若因贫穷而倡导节俭,自是合乎道理之事。杨勇面临的是被誉为最节俭皇帝的隋文帝。
众多史实告诉我们,节俭于家兴,于国衰。杨勇广结大臣,夜夜笙歌,与其率性而为的个性密切相关。尽管隋文帝多次训诫,却未动摇立子为储的决心。
隋文帝虽为明君,却非道德完人。儒家君子之道,杨勇未能尽守,自身亦未践行。其帝位得来并不光彩。“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许正是杨勇屡教不改的原因。他只能感叹杨勇朽木难雕,而非付诸一炬。
杨勇较大的不幸在于,他使父母皆感无奈。杨勇之母独孤氏,乃我国历史上著名皇后,其建议对隋文帝影响颇大,宫中尊称其为二圣。然其嫉妒之心,堪称古今罕见。她不仅干预丈夫宠幸他人,且歧视纳妾之臣,甚至恶言中伤。
曾有人讲述一事,尉迟大臣之孙女貌美,被隋文帝看中,常临幸之。独孤皇后得知后,趁隋文帝上朝之际将其杀害。
隋文帝震怒,然长期以来的“惧内”习惯使其发泄方式独特:策马狂奔二十余里。大臣高颎、杨素等人劝回,隋文帝叹曰:“身为天下之主,竟无法保护爱妻!”高颎答:“岂能因一女人而弃天下?”
隋文帝终归返回。此事揭示了独孤皇后嫉妒之心已近疯狂。事实上,她出身鲜卑贵族,文化素养深厚,道德标准自然异于常人,这可能是其嫉妒之心的根源。
在独孤氏眼中,杨勇沉迷美女,无可救药。杨勇曾指着母亲的侍女说,她们是我的。独孤皇后闻之大怒,适逢杨勇正妃元氏暴亡,独孤皇后趁机指责杨勇。
杨勇行为已严重偏离母亲所推崇的封建伦理道德,与母亲的价值观、伦理观背道而驰。在独孤氏看来,太子品行已不足以继承大统。至此,杨勇在宫中二圣眼中已成为朽木,不再具有雕刻价值。
尽管隋文帝并未考虑废黜太子,但在独孤皇后的不断建议之下,他也开始思考杨勇的未来方向。毕竟,在君力至上的年代,贵族们通常都有多个妻子,而作为皇子的杨勇拥有几个妻子并没啥稀奇的。独孤皇后品性良好,言谈之中充满正义和合理,使得隋文帝也不得不考虑杨勇的命运走向。
对于儿子的地位可能受到威胁,独孤皇后采取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一次,隋文帝询问重臣高颎关于杨勇爱妃“被神明启示预言杨广将称霸中原”的事,这明显是隋文帝对于是否废除杨勇储位进行的试探。
高颎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我等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不应轻率做出任何决定。”虽然隋文帝对此表示认同,但是当独孤皇后听到高颎的言论时,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果要罢免杨勇,必须将高颎排除在隋文帝的信任之外。
巧合的是,不久后,高颎的妻子离世,独孤皇后趁机向隋文帝提出为其再婚的说辞,并得到了隋文帝的同意。高颎感激皇帝的好意,却拒绝了此项提议。于是隋文帝听取高颎的意见,放弃了为其再婚的想法。
不久之后,高颎的小妾生下了一个男孩,使隋文帝非常高兴。独孤皇后抓住这个机会,对隋文帝说道:“高颎还值得信任吗?上次你想要给他再婚,他竟然婉拒了。可见他心中仍有所爱,欺骗了我们。”隋文帝仔细思索,意识到她所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于是逐渐疏远了高颎。
面对隋文帝对高颎的疏远,杨勇太子之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唯有高颎仍然直言劝诫,然而隋文帝却视他的话语为耳旁风,甚至认为高颎有其他意图。曾经无比依赖高颎的隋文帝,现在却不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阿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太子杨勇为什么被废了,杨勇被废后谁当了皇帝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阿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