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金钱薄荷(浙江),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四川),红石胡荽(湖北),大样驳骨草(广东)。

基源: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天胡荽属全世界约75种,我国约17种。

原植物:红马蹄草Hv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Hydrocotyle polycephala Wright et Arn.)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0cm。茎匍匐,节上生根。叶柄长4~27cm,上部密被柔毛,下部光滑或有毛;托叶膜质,顶端钝圆或有浅裂,长1~2mm;叶片圆形或肾形,长2~5cm,宽3.5~9cm,边缘通常5~7浅裂,裂片有钝锯齿,基部心形,掌状叶脉7~9,疏生短硬毛。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短于叶柄,长0.5~2.5cm,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长0.5~1.5mm、很少无柄或超过2mm;小总苞片膜质,卵形或倒卵形;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或乳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双悬果扁球形,长1~1.2mm.宽1.5~1.8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著。花果期5~11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15页.图版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阴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海拔350~2000m。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适宜阴湿环境和富含腐殖质而较湿润的土壤。用分株繁殖,于4~5月间,取有根有芽的匍匐枝或枝上分株,按行株距各25~30cm穴栽于林下或荫棚下,每穴栽苗3~4株,入土深度以苗1~2节为准,余下枝条须露在地面,压紧后浇水。返青成活后,结合除草松土,用人畜粪水追肥1~2次,栽后每年收割植株后,应浅锄松土1次,并追稀人畜粪水1次,或撒盖堆肥及肥土1层过冬。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微苦,凉。” ②《重庆草药》:“辛,温。”

效: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 ②《重庆草药》:“除寒解表。”

主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①《四川中药志》:“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②《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或泡酒。 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重庆草药》:“治跌打伤:红马蹄草、红酸浆草、扁竹根各等份。捣烂,以童便2份、酒1份,调合取汁内服;药渣调如膏,包伤处。” ②《重庆草药》:“治痰中带血成粒状:红马蹄草、红羊石子根各60g,酒250g,煎沸,冷后服,每服20ml。”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菀青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马蹄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菀青;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07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