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笔筒树
名称出处:《台湾青草药》
概况异名:蛇木、蘭盆笔筒树、山过猫(《台湾青草药》)。
基源:为桫椤科笔筒树属植物笔筒树的茎。
原植物:笔筒树Alsophila pustulosa Christ
形态:常绿植物;单茎直立,高约10m,茎上叶痕明显。叶丛生于茎顶,二回羽状复叶,长约3~4m,羽片16~30对,互生,小羽片叶线形,先端锐尖,长约10cm,约35对,叶柄有粗硬尖突。孢子囊无孢膜,排列於小羽片中肋两侧。(图见《台湾青草药》.第3册.178页)
生境与分布:分布于我国台湾。
药性性味:苦,寒。有小毒。
效:清热散瘀,止血,解毒,杀虫。
主治:驱蛲虫,血崩,便血,肺劳,腹中邪热气诸毒,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漆毒,骨哽,头瘫。
用法用量:茎10~40g,水煎服。芽外科用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治能性 出血:笔筒树茎40g炒焦,乌贼骨15g,共研细末,每服4g,每日服3次。治肺痨、滋肾水笔筒树茎40g,嫩赤肉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笔筒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