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唐僖宗的资料介绍,唐僖宗为什么逃亡

在公元880年的广明元年,由于担忧黄巢军队进攻长安,田令孜提出了逃往蜀地的策略。他推荐了陈敬瑄以及他信任的三位左神策军将领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作为蜀地三镇,也就是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的节度使候选人。

面对四人三镇的情况,唐僖宗想出了一个妙计——举办一场马球赛,按照排名来确定三镇节度使的归属。结果,陈敬瑄拔得头筹,成为了西川节度使,接替了当时的崔安潜;杨师立紧随其后,成为了东川节度使;牛勖则成为了山南西道节度使。

尽管陈敬瑄出身低微,名声不显,但在得知他被任命为新节度使后,西川百姓还是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对陈敬瑄并不熟悉。幸运的是,陈敬瑄在任职初期表现得较为谨慎,积极安抚下属,避免了更大的混乱。

这便是唐僖宗以马球赛选官的传奇故事,正是从这场赌局开始,唐僖宗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一生都在逃亡的皇帝。就在他沉迷于赌球选官的同时,黄巢军在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攻占洛阳,十二月夺取潼关,直逼长安。

唐僖宗与大臣们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宰相卢携甚至田令孜率领五百神策军护送唐僖宗和部分宗室亲王仓皇逃离京城,先是前往山南(今陕西汉中),然后再逃往四川。至此,唐僖宗成为了继唐玄宗之后,第二位避难四川的皇帝。

唐末诗人罗隐的《帝幸蜀》诗云:“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唐末进士韦庄的《立春日作》诗云:“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不久,黄巢占领长安,建立齐国,定国号为金统。而唐僖宗在四川度过了长达四年的流亡生活。

在这段时间内,唐僖宗得以稍作休息,他充分利用川地的富裕资源以及各地的进贡,组织力量对抗黄巢。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人积极参与,沙陀族出身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亦率兵援助朝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唐僖宗任命为京城四面行营都统的凤翔节度使郑畋,获得了“便宜从事”的特权,更加积极地围攻长安的黄巢;随后,宰相王铎接任诸道行营都统,继续组织对黄巢的进攻;原本摇摆不定的藩镇,也开始为了自身利益,向朝廷表示忠诚。

黄巢军队内部出现分裂,部分将领选择归顺朝廷,局势因此发生转变。例如,黄巢派往同州(今陕西渭南)的防御使朱温,于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投降唐朝。此举让唐僖宗欣喜若狂,赐予朱温新名字——朱全忠。唐僖宗未曾料到,正是这位“天赐良机”的朱全忠,最终颠覆了大唐帝国。黄巢军队在唐朝官军的围攻下,无力抵抗,被迫撤出长安。黄巢在山东泰安的虎狼谷身亡。经历黄巢之乱后,唐朝的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辉煌不再。

当时,李昌符占据凤翔;王重荣盘踞蒲、陕;诸葛爽占据河阳、洛阳;孟方立占据邢、洺;李克用占据太原、上党;朱全忠占据汴、滑;秦宗权占据许、蔡;时溥占据徐、泗;朱瑄占据郓、齐、曹、濮;王敬武占据淄、青;高骈占据淮南八州。

秦彦占据宣、歙;刘汉宏占据浙东;各藩镇各自掌握兵权,互相吞并,朝廷无法控制,藩镇割据现象再度兴起。朝廷仅能掌控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数十州,大唐帝国已是日薄西山。

中和五年(公元885年)正月,唐僖宗离开川中,三月返回长安。尚未安定下来的他,又面临新的动荡。事件源于田令孜试图夺取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池盐利益,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进而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共同对抗王重荣。

王重荣在中和五年三月向太原李克用求助,两人联手击败朱玫与李昌符,直逼长安。神策军溃散,田令孜只得率领唐僖宗在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十二月逃往凤翔(今陕西宝鸡)。当时的长安,宫室已被黄巢烧毁。而这次诸道兵马进入长安后,不仅烧杀抢掠,甚至超过黄巢,宫室坊里,被纵火焚毁者达到十分之六七,以致"宫阙萧条,鞠为茂草"。此时,各地节度使对田令孜的专权深感不满,纷纷将矛头指向田令孜。

朱玫原计划劫持唐僖宗,但田令孜已带着唐僖宗逃离大散关前往兴元(今陕西汉中),于是他只好将因病未能逃脱的襄王李煴挟持到长安,立其为傀儡皇帝,改元"建贞"。唐僖宗被尊为"太上元皇圣帝",实则成为太上皇,这是历史上年轻的太上皇。当时为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十月(一说五月)。

这次政治变革引发了诸节度使与朝廷关系的转变。唐僖宗以正统之名,成功争取到王重荣和李克用的支持,共同对抗朱玫。同时,他秘召朱玫部下王行瑜,命令其归顺长安对付朱玫。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底,王行瑜率领军队进长安,立刻斩杀朱玫及其同伙数百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

那年冬日,天气格外严寒,长安城内九衢积雪未融。王行瑜入城当晚,气温骤降,城内百姓在经历袭击与抢夺之后,很多人冻死于街头,极其悲惨。部分官员护送襄王李煴逃至河中,王重荣表面接受,实则将李煴抓获并杀死,将头颅献给皇帝——唐僖宗。

襄王李煴事件过后,许多官员遭杀害,田令孜因与朱玫牵连,被贬黜。唐僖宗也计划返回京城。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三月,返京队伍抵达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以等待宫殿修缮完毕为由,强行将皇帝滞留在当地。

同年六月,天威军与李昌符爆发冲突,李昌符攻打唐僖宗行宫失败后逃往陇州,唐僖宗命李茂贞追击。七月,李昌符被斩。经过这些波折,唐僖宗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光启四年(公元888年)二月,生病的唐僖宗再次回到长安,祭拜太庙后实行大赦,改元“文德”。

三月三日,唐僖宗突然患病,三月六日,这位27岁的皇帝在颠沛流离中去世。值得庆幸的是,尽管他曾多次逃离京城,但最终还是在长安皇宫的武德殿离世,并于当年十二月安葬于靖陵(现陕西乾县)。

唐僖宗在位的14年间,是唐朝历经磨难的时期,也是李氏江山开始动摇的阶段。回顾他的一生,起初他可能只是一个贪玩的小皇帝,后来却成为了一个四处逃亡的弱势君主;他虽然缺乏治理国家的才能,但也并非残暴之徒。

他拥有嬉戏游玩的天赋,却无治国理政的能力;原本并不适合做皇帝的他,却不幸坐上了大唐王朝濒临崩溃的位置。上天并未赐予他长寿,对于他来说或许是好事,因为他应该明白,祖宗基业并未在他手中断送,这也算是他的福气。接下来的继承者们,恐怕就无法再享有如此好运。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唐朝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阿素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唐僖宗的资料介绍,唐僖宗为什么逃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阿素;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3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