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尾蟾


尾蟾:别名有尾蛙,为蛙形目、尾蟾科、尾蟾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美国及加拿大南部,栖息于寒冷山区潮湿的森林中,不居住在池塘或湖泊里,而是在清澈溪流的岩石下生活。1899年命名,无亚种。水栖性蛙类,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幼体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逐渐缩短,之后消失。鳃也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变态过程通常需要1-4年。没有声囊,雄蛙求偶时不发出叫声。

是现存最原始的蛙类之一,也是唯一有尾状结构的成蛙。但那不是真正的尾巴,而是短尾状的繁殖器,是泄殖腔的延伸。背部皮肤相当粗糙,可拟态周围岩石颜色。少数行体内受精蛙类,卵产在水中,孵化成的幼体有尾。

科目分类:泽蛙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红色_棕色居住环境:两栖较大体型:5cm性情分类:温和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23℃±4℃食物饲料:昆虫尾蟾形态特征 >

体长3.7-5cm。身体及四肢纤细,头平扁,吻尖,瞳孔垂直,没有鼓膜,鼻子上的黑眼纹一直延伸至眼睛后。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前肢较短,后肢特别发达,具有蹼,善于跳跃或游泳。有硬化的指尖般爪子,以帮助在水流底部的岩石之间爬行。口裂较大,可翻出口外捕食。颜色通常为橄榄灰色、棕色、红色或黑色,上有三角形黄颜色和灰色,浅黄颜色或绿色的斑纹。主要用肺呼吸,但肺结构比较简单,皮肤起着重要的辅助呼吸作用。

尾蟾生活习性 >

主要是夜间活动,但白天在河岸边也能看到,通常靠近河边活动。

尾蟾饲养方法 >

属于比较耐寒的品种。夜间沿河岸及附近的森林觅食,吃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寿命较长,可成活15-20年。

尾蟾雌雄分辨 >

雄蛙尾部有由软骨支撑、两片肌肉构成的尾状构造。

尾蟾繁殖方式 >

雌性成熟后每年可繁殖,但沿海的物种则每隔一年繁殖。夏季在水底繁殖。繁殖时,雄蛙将“尾巴”插入雌蛙 口行体内受精。尾蟾采取体内受精的方式是为了避免 被湍急的溪水冲走。尾蟾的卵数少而大,粘在石头下面。每次产卵40-80粒,在3-6个星期孵化。蝌蚪一般摄食硅藻,藻类和针叶树的花粉。蝌蚪嘴上有吸盘,可紧紧吸附在溪流的岩石上而不被激流冲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欣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尾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欣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349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