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别名红鼠蛇_玉米蛇_粟米蛇,为蛇目、游蛇科、锦蛇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北美洲于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地。栖息于干燥林地,沼泽,农田等地。因其偏爱栖息于玉米地(田鼠、小鸟等猎物较多),且身上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方格状斑纹很像玉米,而得名。并不是人们想象吃玉米长大的蛇。1766年命名,共2个亚种。其变种暴风雪玉米蛇,全身白色,极为罕见,是世界上10大美蛇类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玉米锦蛇被捕获、贩卖到宠物市场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种群的繁衍生息,暂无灭绝的危险。野生的玉米锦蛇有效的控制了啮齿类动物的数量,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体态苗条、体型适中、花纹鲜艳、瞳孔圆润,虽像毒蛇,但温顺无毒,适应性强,几乎不会生病,饲养相对简单,是最常见,具有有观赏性的宠物蛇品种之一,爬宠市场上主要品种之一,非常适合新手饲养。颜色不同价格也有差别,有的上万元。

科目分类:游蛇生存环境:农田颜色分类:橙色_黄颜色居住环境:洞栖较大体型:140cm性情分类:温和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26℃±4℃食物饲料:肉食玉米锦蛇形态特征 >

全长80-140cm,最长可达180cm以上。千变万化的颜色和花纹是它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从荧光橙到灰色、灰褐色、土黄颜色、紫色都有。玉米蛇大部分都有一个以上的隐性基因,这使得它拥有颜色易变的特性,是最容易变异的品种,同一窝蛇蛋中的蛇就有横带及纵带的条纹,颜色白化、脱黄颜色型、脱红色型及无色型、纵纹型。通常都是红色的而且伴有橙色的鞍形标记,腹部上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尾部腹面位置则呈直条纹状。

玉米锦蛇生活习性 >

独居生活,半树栖性,黄昏及夜间觅食活动,清晨时分晒太阳以调节体温,11-3月为冬眠期。

玉米锦蛇饲养方法 >

食物包括小型啮齿类、蜥蜴类、蛙类、小型鸟类、鱼类以及鸟蛋,年幼个体则主要以昆虫为食。合适温度:21-32℃、相对湿度:75-80%。进入我国的玉米锦蛇绝大多数是人工饲养,通过选育出的变异体。人工饲养的玉米锦蛇以小型哺乳类为主食,主要以鼠类或者是蜥蜴为食。不应该喂食鱼类,蛋类等,常选用小白鼠。每次相隔7-10天,平均一个星期只要喂食一只即可,不可投喂体型过大或者数量太多,每次进食后不要打扰它们,以免令其呕吐,导致死亡。幼年时投喂乳鼠即可。寿命可达20年以上。

玉米锦蛇雌雄分辨 >玉米锦蛇繁殖方式 >

每年3-5月繁殖繁殖,雌蛇每次产3-40枚卵,孵化期约60-65天,卵于7-9月间孵化,小蛇的性别像大多数爬行动物那样取决于气温(高雄低雌),2-3岁性成熟。蛇蛋蛋壳呈白色,如鹌鹑蛋一般大小,而破壳后的小蛇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泽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玉米锦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泽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342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