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庐山石韦


庐山石韦:别名大石韦_光板石韦,为水龙骨目、水龙骨科、石韦属、蕨类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我国、越南,我国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野生于海拔1100-24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岩石上。1935年命名。全草可入药,性味甘、苦、微寒。能利尿通淋,清湿热,治淋病,癃闭,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效。。

我国本土较为常见的观赏蕨类植物,植物形态美丽,观赏性很强。植株通常高20-50cm。根状茎粗壮,横卧,密被线状棕色鳞片。叶近生,一型。叶柄粗壮,基部密被鳞片,向上疏被星状毛,禾秆色至灰禾秆色。

颜色分类:黄颜色_绿色茎形分类:匍匐叶序分类:丛生叶形分类:披针光照需求:中弱开花季节:无花培育难度:中等适宜温度:22℃±5℃酸碱范围:6±.5(PH)庐山石韦植物特征 >

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近基部处为最宽,向上渐狭,渐尖头,顶端钝圆,基部近圆截形或心形,全缘,干后软厚革质,上面淡灰绿色或淡棕色,几光滑无毛,但布满洼点,下面棕色,被厚层星状毛。主脉粗壮,两面均隆起,侧脉可见,小脉不显。孢子囊群呈不规则的点状排列于侧脉间,布满基部以上的叶片下面,无盖,幼时被星状毛覆盖,成熟时孢子囊开裂而呈砖红色。

庐山石韦种植方法 >

喜湿润环境,能耐-16℃低温,不畏霜雪,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喜散射光,忌阳光直射。虽然是附生植物,但在肥沃的腐叶土上,生长得更茂盛。在海拔800m以下区域,因湿度变化和土壤酸化,加上季节性干旱,一般不能正常产生孢子,或孢子不成熟。

庐山石韦繁殖方式 >

春季,选择5-6年生植株,挖取其横走的根状茎,以枝剪切取带有足够根系和新芽的部分,剪成各个小节,每小节上保持一片叶芽,或分成若干小丛,种植于备好的植地上。植地可用土层深厚、肥沃的腐叶土,种植密度以行株距20-40厘米为好,种植时每穴施菜饼肥100克左右或施用腐烂透的鱼内脏等。每穴填上饼肥或经腐烂的鱼内脏,再填细土,栽苗1丛,之后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即可。

庐山石韦开花形态 >

不会开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庐山石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92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