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颊鹎


白颊鹎:别名喜马拉雅鹎,为雀形目、鹎科、鹎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东的地区,包括阿富汗、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伊拉克、塔吉克斯坦及沙特阿拉伯。常栖息于海拔300-1800m的干热河谷。1835年命名。

巴林国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橄榄褐色鹎属鸟类。喙形较细尖,先端微下弯,褐色的冠羽形长而向前弯曲。翅短圆,尾细长,方尾。性较驯善,亦爱鸣叫,叫声似黑喉红臀鹎。特点十分鲜明,不易与任何其他的鹎混淆。

科目分类:雀形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黑色_褐色性情分类:鸣禽较大体型:28cm迁徙类型:留鸟寿命年限:15年适宜温度:20℃±10℃食物饲料:杂食白颊鹎形态特征 >

头体长25-28cm,翼展29-38cm,重29-38g。脸、颏及喉黑色,具白色颊块。 近白,尾黑而端白,尾下覆羽浅黄。腿短,跗跖短弱,被以靴状鳞。虹膜深褐色,鸟喙黑色,脚爪黑色。体羽柔长而松软,后颈见有纤羽。

白颊鹎生活习性 >

常成群活动在高大乔木顶部,有时亦到小树和灌丛中活动。一般不远飞,多做短距离飞行,即使受到干扰,至多飞几米或10多米即停下,但在空旷地方亦飞得较快和较远。

白颊鹎饲养方法 >

树栖性,以浆果、果实、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嫩芽和花蜜为主食,兼吃昆虫,夏季育雏期间捕食大量昆虫。

白颊鹎雌雄分辨 >白颊鹎繁殖方式 >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500米的茂密森林中,在树上编碗状巢,巢多置于林下竹丛和灌木丛中,距地高0.8-1.5米,隐蔽甚好。巢为杯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有苔藓、蛛网等材料,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4-5枚,由双亲孵化,孵化期12-15天,雏期约15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颊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78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