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腹佛法僧:别名,为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佛法僧属鸟类,原产于非洲中部,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刚果、科特迪瓦等国。属留鸟,只有一些局性部的季节迁徙,常栖息于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种植园以及沼泽和溪流的边缘的丛丛棕榈树间。1817年命名,无亚种。
冈比亚国鸟,中等攀禽,与寒鸦体型相仿,喙粗壮而宽,呈锥形,先端微向下弯并有勾。背部呈深绿色,头部、颈部及胸部都呈白色,其余的羽毛主要是蓝色。飞行时最为亮眼。因头和嘴看似猛禽,有时会遭成群小鸟保护性的围攻。
科目分类:其他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白色_蓝色性情分类:攀禽较大体型:30cm迁徙类型:留鸟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20℃±10℃食物饲料:杂食蓝腹佛法僧形态特征 >头体长28-30cm,重110-180g。成鸟的尾羽长达6厘米。眼先和眼睛后面的一小点区域是黑色,顶部略有棕色,其余的头部,颈部,喉咙,下颏和胸部浅黄颜色或灰白色,脸几乎白色。这种大面积的白灰色羽毛与身体的下半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鸟喙黑色,虹膜黑褐色,腿深橄榄绿色。叫声,为带摩擦音似“嘎嘎”的尖叫声,求偶活动时更觉噪耳。
蓝腹佛法僧生活习性 >成对或聚3-6只的小群,最多时可聚20只。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用类似哭的沙哑鸣叫声保持联系。常飞行不规则,方向颠簸不定。偶尔起飞追捕过往昆虫,或向下俯冲捕捉地面昆虫,飞行姿势似夜鹰,怪异、笨重,胡乱盘旋或拍打双翅,三两只鸟有时于黄昏一道翻飞或俯冲,求偶期尤是。
蓝腹佛法僧饲养方法 >喜欢温暖及广阔的郊野,经常停留在树上等待猎物,伺机捕食。也在空中翻滚追逐飞虫啄食。取食一般在地面,捕获饵物时有就地吞食,有衔回栖息位才吞食。主要以昆虫、蜥蜴、蜘蛛、小型哺乳动物及小鸟为食。
蓝腹佛法僧雌雄分辨 >雄鸟及雌鸟相似,但雏鸟的颜色较为单调。幼鸟的颜色比成鸟暗淡和缺乏光泽。
蓝腹佛法僧繁殖方式 >示爱方式像凤头麦鸡。是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它们领地意识很强,在求偶期会为了领地而争斗。在树洞或岩洞中筑巢,也占用喜鹊等的旧巢。产卵期从4-7月,一次产3-6枚白色卵,两性孵化及育雏。雏鸟晚成性,留巢期约28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景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蓝腹佛法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景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588.html